“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巧巧一路走来,很辛苦,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知道。幸运的是,最后的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未来的路也是充满希望,令人期待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巧巧也已经做好了重新出发的各种准备。
如今是信息时代,一切都变得很快。人还未到,巧巧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宿舍和床位,甚至都已经把舍友都找齐了,建了个群。哪像我们那个时候,两眼一抹黑,去学校当天报道后,才第一次进宿舍,见到即将共处一室四年的舍友,给彼此都留足了想象书立、和期待的时间。
随着报到日期的临近,最忙的人变成了老婆。不想图省事买学校的“大礼包”,而是亲自准备,大到床垫、被褥、床单、床帘,小到皂盒、晾衣架、书立、指甲剪,还有当季的衣服……,堆满了整个客厅,有时还自我戏虐一下,“整的跟逃难似的”。
巧巧的舍友中有一个来自遥远的黑龙江,相信东北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多多少少会给酷爱“模仿”的巧巧带来不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昨晚班主任每个班选了男、女各一名同学开了个视频会议,没想到大家的初相识是在线上。我还偷偷旁听了一小会,尤其是自我介绍环节,发现有好几个担任过不是班长、就是团支书之类职务,看来简历中的这些内容,将使你“与众不同”。仔细想想,也是合乎情理的。大家都是凭本事考进来的,能进入同一个班级,入学成绩相差不大。有一定“管理”经验的,肯定会被优先考虑。
为了明天的从容不迫,今天巧巧和妈妈已提前带了一些东西过去,顺便打扫了下卫生,把床铺整理好。外蚊帐、内遮光帘的设计,既防蚊虫,又有私密空间,很棒的设计。巧巧的床位是上铺,脚踩的横挡上还有软包,很贴心。一侧是床位,另一侧是并排的书桌位,中间的活动空间很充裕。宿舍内,洗漱池、卫生间、热水器,且干湿分离,电视机、空调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阳台可以晾晒衣物。这住宿条件比我们当年的好得太多太多,真羡慕现在的大学生。
也许是大学就在南京的缘故,不舍的情愫会少很多。反正以后正常情况,一周可以回来一趟,就算发现忘带了什么,无论是周末回来取或者我们亲自送过去,都很方便,这就是在本市上学最大的好处。遥想当年,我即将远赴南京,得坐上好几小时的长途汽车,为了节省费用,只有老爸一人送我来南京的。一想到寒暑假才能回家一趟,老妈的情绪就上来了,泪眼婆娑的,高兴中掺杂着不舍。特别是每次去车站乘车,车发动时,我在车上与车下的他们挥手告别,一幕幕都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三十年一轮回,角色轮换,我也多少能体会到当年父母的感受。能把孩子培养到这个阶段,真不容易。“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之类的漂亮的大话就不说了。不过进了大学,还得继续努力。如果想要取得不俗的成绩,比高中阶段还得努力,因为你周围的人都是跟你一样优秀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