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旅行之五-济南文化行

(2023-08-24 23:53:20)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昨天已经去过两处,今天前往千佛山。

       据介绍,隋开皇年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座佛像,故称千佛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千佛山就是户外锻炼、登高赏美景的好地方,类似于我们在南京爬紫金山一样。爬至山顶,可以俯瞰济南全城风貌,

       山上的树木以松柏为主,高大的树木、伸展的枝叶,营造出遮天蔽日的舒适爬山道,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也不会觉得很热。沿途有不少巨型罗汉的雕塑,长相千奇百怪,有的还有动物傍身。感兴趣的可以驻足欣赏了解。佛家故事,光怪陆离,已无从考证,只能当成故事听。若觉得有意思,并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就超预期了。

       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向来脑洞大开。近期热映的“封神”就是很好的例证。经过这么多年,多个版本的翻拍,仍然大受欢迎,说明故事本身就很经典,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下山选择了索道,轻松了许多。抬头看,是蓝天白云;往下看,绿树成荫;远处看,泉城风貌,尽收眼底。下山途中,还跟一尊大佛近距离接触了一下,从他的左后方慢慢绕到了他的左前方,就好像在跟大佛捉迷藏似的。

       因为高度的原因,越往下行,就会有速度越快的错觉。在索道的某一段,由于刚好遇到山谷,感觉自己特别高。想象自己身处如此高空,我就开始紧张,脚底冒汗,双手紧握栏杆,不敢往下看,过了一会才恢复。所以,恐高的人要慎重坐索道,万一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麻烦了。

       总的来说,千佛山对得起济南三大名胜的称号,一泉、一湖、一山,这搭配也是蛮合理的。

       欣赏过大自然的馈赠,在济南的最后半天来一趟文化的熏陶吧。山东博物馆,走起。

       之前已经见识过泉城广场的壮观,叹为观止。再见到山博,就不会觉得那么惊讶了,一样的雄伟,一样的大气。尤其是迎宾大厅,若干根巨型石柱,撑起了整个屋顶。中间是一个绿宝石般的穹顶,相当瑰丽,过去皇帝的宫殿都未必有如此气派。据说整个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再来看就明白许多。整体方方正正,顶部有个大大的半球穹顶。

       来山博看展览的人相当之多,好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是学生。博物馆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专业,用一种非常极致的方式,系统地将某一个主题,从古至今,讲述的明明白白。一件件残破的古董,无言地诉说的当年曾发生的故事。

       进了博物馆,才发现自己接近于文盲。连介绍中的文字,都不一定认得,不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很贴心,给一些不常见的字标注了拼音,至少可以通读下来。

       博物馆除了正统的分门别类进行设展外,还引入了各种高科技,甚至做到了身临其境,以假乱真,仿佛置身于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感受不要太好。

       我也看了好几场,记忆犹新的有两场。一场是讲孔子的,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孔子杏坛讲学的场景,里面也充满了耳熟能详的名句,孩子们特别喜欢。还有一场是站在船头游览京杭大运河,上下左右的立体画面,完全沉浸式的体验,简直太棒了。有些小朋友连着看了好几场,久久不愿离去,由此可见它的魅力。

       博物馆里的很多展览内容,因太细太专业,不是我这样的普通游客能讲明白的,外行只能看个热闹,我能做的就是为它点赞,真的是太棒了。这样的博物馆,一天肯定是不够的,我又要开始羡慕山东市民了!

        晚上告别济南,转场曲阜,开启另一场文化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