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弦之道

(2023-07-25 20:25:02)

       古筝之所以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是因为不同粗细的琴弦被绷紧到某种程度,弹拨后所发出的不同音阶的声音。琴弦越紧,声音越高亢,反之,琴弦越松,声音越低沉。

       显而易见,松松垮垮的琴弦是无法弹奏出悦耳的声音的。但琴弦拉得过紧,或者弹拨力度过大,也会导致琴弦“闪崩”。

       孩子的教育,跟琴弦是一个道理。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其实都难以达到父母的满意程度。因此,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会给孩子一定的压力。这跟“是不是独子”无关,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成才的。在某些家长的教育理念中,拍得越用力,皮球就会蹦得越高。因此,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也有因此出成绩的情况,而且还不少,也会被作为成功案例而推广。什么事都有两面性,一旦琴弦绷得过紧,皮球拍得太用力,迟早会出现琴弦断裂,皮球爆胎的情况,到时就悔之晚矣。

       早些年,“抑郁症”还属于难以名状的病症。如今早已被大众所熟悉。在过去,抑郁症还只是成功人士的专享病症,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太高,高到常人无法理解,最终陷于抑郁。幸运的话,及早干预,积极配合治疗,还能走出抑郁,恢复健康。严重的,就会走向极端,甚至自我毁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就跟“三高”一样,抑郁症也早已趋于年轻化。

       记得之前的日记中我曾提到过一件事。巧巧的一位小学同学,高三时因抑郁而休学,家长完全放下孩子的学业和所谓的前途,带着孩子四处旅游,试图早点让孩子摆脱抑郁的魔爪。对他们来说,孩子的健康就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期望。

       上周末,我又惊闻一例,痛心不已。我爸妈的一位新邻居,老人家和我父母爱好相似,也谈得来,关系不错。只不过有一阵子身体不太好,回南京治病,就很少见了。她有个孙子Z,比巧巧大两岁,大一级,也就是去年参加的高考。之前就听Z奶奶说过,Z在江宁高级中学就读,平时成绩也不错。

       去年高考后,我也曾微信关心过Z的高考情况,但没能得到及时的回馈,我也就没再继续追问,否则显得太不礼貌。今年上半年,偶遇孩子的爸爸,出于好奇,我随口问了下,孩子在哪里上大学?回答“金陵科技学院”。后来查了一下,这所学校分数线不高,也许这就是当时没有回复我的主要原因吧。但不管怎样,也算是个本科院校。

       上周末Z奶奶难得过来一趟,特地去我家看望我父母。老邻居许久未见,聊了很多。Z奶奶也不避嫌,跟我们讲了他孙子Z以及她自己的一些事情。

       当年上了金陵科技学院的Z,其实很自责,因为没有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感觉很对不起父母,最后抑郁了,而且情况相当严重,严重到无法继续读下去,最终选择了退学。经过很长时间才慢慢走出来,现在已经基本康复了。不过因时间原因,错过了今年的高考。现在请老师上门辅导,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看到孙子这样,Z的奶奶肯定也不好受,也因这件事有点抑郁倾向。不过她自己发现的早,早早自我干预。她主动提出换个环境,去她姐姐家住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没啥事了。

       我听了之后,觉得Z有点可惜了。也许是父母对他的要求太高,无形中给了Z太大的压力。以至于考得不好,都归结为自己的问题,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责任。一个孩子的肩膀能有多坚强?等到扛不住了,意志垮了,人也就抑郁了。

       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一旦孩子抑郁了,全家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听到这些,我的心好一阵难受。这可不是从故事会里听来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感受完全不一样,

      幸好,孩子最终走出来了,奶奶也没事了,父母也都想开了,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一切都顺着孩子的想法来。既然今年不能参加,那就明年呗。今年Z已经20岁整了,明年参加高考就是21了,真心祝愿Z明年能考个好一点的分数,时隔两年后重圆自己的大学梦。

       以上案例,也在提醒着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凡事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欢乐同学聚
后一篇:巧巧接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