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巧巧曾经的初中同学,高中进入不同的学校,但还能继续保持联系至今,彼此密切关注的并不多见,CXY算一个。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曾经一路同行,走着走着,就散了。朋友之间是需要用心经营与维系的,是以我真心换你真心的延续。朋友不一定常见面,但一定会常联系,会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忙不忙?有没有时间听我韶几句?即使必须见上一面,也会尽量替对方考虑,时间?地点?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
从初一开始我就关注到了CXY,因为有一些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家长群里,其他人备注的不是###爸爸就是###妈妈,而CXY的却是###奶奶。后面因为一些小事上,我给CXY提供了一点点帮助。从此以后,就建立起一种忘年交的情感。
经过几次家长会之后的沟通、了解。愈发觉得老人家的不易。对于CXY的持续关注,一半来自对这个不太完整家庭的孩子的同情,另一半就是来自CXY奶奶对孙子的这种殷切希望。有很多事情我也不会、也不可以在这里说,既涉及个人隐私,同时,也是对一位长者的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CXY奶奶可是南大的高材生。即使放在现在,也会令人侧目,更何况在那个年代,真得非常了不起。从她平时在家长群里的发言就能看出来,个人修养和文笔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她经历的事太多太多,一个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得被迫承担起本该属于自己儿子的责任。对她来说其实很不公。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她更希望CXY出人头地的了。
她为CXY付出的太多太多,因此对CXY的期望值也就比较高。当年的中考成绩没有让奶奶失望,还不错,进了一所有名的学校的最好的班。高中三年,终于熬过来了,临门一脚决定命运的考试并没有考出自己理想的分数。在权衡自己的分数以及个人兴趣之后,填报了江苏师范大学的体育系。还是提前批次录取,也算是有惊无险、金榜题名了。
我第一时间收到了CXY奶奶发来的喜报,我打心眼里替她开心。多年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孙子还算争气,公办一本的学校,并不是谁想上都能上的。言辞中还不忘勉励CXY,说他现在就有将来考研的计划,争取再考回南京来,因为这里有她最亲最亲的亲人-奶奶。从小就懂事,明白自己家庭状况的CXY一定非常懂事,将来一定会孝敬自己的奶奶的。没有奶奶,就没有他的现在,更没有她的将来。亲情使然,令人动容!
我也送上了我最真的祝福“恭喜CXY,这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也许不是他的第一目标院校,但是能现在就立志考研,说明是个要求上进的好孩子!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