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亲眼所见,这件事都快忘得差不多了。
上月初,公司组织了一次线上活动-"天天跳绳",凡积极参与者皆有小礼品。本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我全程参与21天,并取得了总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活动结束后,活动组织者就微信联系了我。"天天跳绳有没有兴趣写个活动小稿?",我一下就明白咋回事了。公司有个电子期刊《你好!亚信人》,会不定期发布各种报导,有市场方面的,产品方面的,还有人文方面的。很明显就是在约稿嘛。体力付出了,奖励到手了,心情也愉悦了,最后再贡献下脑力吧。我以为是个拼盘呢,"是不是都通知他们写了?","通知了前几名"。活动组织者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哪有拒绝的道理?就应承下来"OK,争取晚上发给你",写多少字呢?先确认一下吧,“做个拼盘?字数就不用太多了,对吧?","也行,当然能写一篇稿件最好啦!", "我尽量!"。晚上花了一个多小时,码了一篇”活动有感”发给了对方,并附了一句"小学生作文,请勿见笑!"。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哇!惊艳!文章写得很用心了!",鼓励大于事实,我很清楚。
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了,能不能被录用和发表就跟我没太大关系了。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今天的《你好!亚信人》中亚信人文部分就刊登了我写的那篇小文,有点意外,也有点窃喜。而且活动组织者还配了一些活动截图,让整个文章看上去丰满了许多。
最后就全文展示出来,权当一篇日志了。
"活动好不好,文案很重要!",一段充满感召力的宣传文案令人耳目一新,参与活动的冲动油然而生。"六月是初夏,是生机,是活力,是浓浓爱意。让我们向着阳光,挥洒汗水,伴随夏天的旋律,尽情跳动!"
借助"天天跳绳"app,将传统的跳绳运动与AI完美结合,让参与者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质。21天的活动周期,源自著名的“21天规则”,活动策划者真是煞费苦心。
找一个光线充裕、活动空间足够的地方,将手机固定好,打开app,站在手机前方,根据指令,就可以开跳了!有"人"帮你计时,有"人"帮你计数,还有"人"给你鼓励,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跳绳。注意手脚协调的同时,拼尽全力地跳。一轮跳罢,成绩自动上榜,当前名次一目了然。若心中不服,休息片刻之后,还可以再挑战一局,有机会将自己的名次给顶上去。这种感觉就跟奥运会一样,自己成为了一名运动员,浓浓的参与感,满满的荣誉感。
根据我的观察,绝大部分人都将跳绳时间放在了晚上。也对,白天当码农,哪有时间运动?晚上做完运动一身汗后,正好洗澡睡觉做个好梦。
作为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跳绳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除了可以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之外,还可以预防“三高”。减肥作用尤为明显,从而“润物细无声”地达到塑形、健身的多重功效。
活动结束后,积极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们陆续收到了组织者精心准备的小礼品,有造型"复古精致"的猫王音响,有号称"放松神器"的网红健身器材筋膜枪,还有奥运期间"一墩难求"的冰墩墩挂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跳一跳,十年少",这是我这二十一天信圈作业不变的文字,请相信一名"老年人"的忠告。金钱有价,健康无价!运动,值得你一辈子去坚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