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诸葛孔明在世,都无法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巧巧这次期中考的结果,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用“一塌糊涂”、或“史上最低”来形容都不为过。
单从总分上来说,比我们心里预期少了40多分。单科来说,化学、生物不及格,真是百年不遇。优势学科物理也没有再续辉煌,首次低于90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语、数、外这三门分数的大头,完成的还算中规中矩,否则总分会更难看。全校仅有两名超过600分的,想不通是整体学生水平出了问题?还是卷子出的有点偏?巧巧史上新低的总分,竟然还是班级第七。不过我们知道,这种名次没太多意义,跟高分学生的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期末考了,这样的水准令人心生无限担忧。期末考的分数和校排名,对于填报综评时非常重要。希望这次有失水准的期中考,能给巧巧敲敲警钟,该清醒清醒了!
平心而论,平时的巧巧似乎也没有太浪费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晚自习也在学校上,有时作业多到晚上回家后还得再写一会,给人的感觉就是“疲于奔命”。只要她一句“有点累了”,理性的我们也不忍心给她加“餐”,虽然平时早已备了不少“夜宵”。都说“马无夜草不肥”,我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单靠学校布置的作业,肯定是不够的。
作为过来人的我,很清楚巧巧这样的状态不正常,应该还是学习效率上出了问题。做题慢,其实就是学艺不精的具体表现。打个比方,别人一道题3、5分钟就能搞定,你却要10分钟或更多,一天的作业量累计下来,差距就非常明显了。至少别人能有富余的时间,放松休息也罢,补自己的短板也好,甚至还有余力搞点竞赛,且应付自如。而你辛辛苦苦忙完课内的作业,就已经到了不得不休息的时间了,人还觉得累的不行。差距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的。不要羡慕那些成绩既好又稳的孩子,他们背后一定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最近各校三模的数据陆续拿到,发现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总体来看还是按照中考分数线的排名来的。也就是说,三年下来,学校的均分排名基本不变,来去不大。高分段学生人数,差距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在本校都难以位列前茅,放之南京就更难了,而高考是跟江苏省所有的高三学子公平竞争,那就更是不行了。要知道江苏会考试的学生太多了,尤其是下面的县中,让人不得不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努力再努力呢?偶尔心血来潮的豪言壮语,起不了什么作用,任何思想上的放松与懈怠,都会让你与那些努力争上游的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暂时不如你的,也会悄悄地从你身边超越,毫不留情。
离高考也就一年了,三百多个日子,就算很幸苦又怎样?一年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即使流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将于事无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用句有点残酷的话说就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话再说回来,跟县中的孩子们比,南京的孩子总的来说还是太幸福了。也许是大城市孩子自带的优越性,也许是家长给的压力有限,有些家长也忘记了当年自己就是从下面的县中考到南京读大学的,基于各种考虑,不忍心给将当年自己的学习强度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习本来就是件很苦很累的事,尤其是高中阶段。现在也不太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的说法了,以前大学录取率低,能考上就不错了。现在虽然想上大学很容易,但是上个好点的、心仪的大学,还是很难的。你想上,别人也想上,你想少费点力气,甚至想靠那一场考试的超水平发挥,别人却不抱任何幻想,踏踏实实努力每一天,不浪费时间去算计辛苦付出是否有回报。因为他们知道,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不努力付出,就肯定没有大的回报。
写到这里,我觉得够够的了,某人是该清醒清醒了,该好好考虑如何度过这极其关键的高三了。当然了,在这之前,还有一场很重要的高二期末考试,是就此躺平,我命由天?还是绝地反击,发奋图强?作为家长的我们只负责配合,你的人生你做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