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自成题诗五首及部分资料(真假待考

(2015-06-18 11:44:42)
标签:

李自成

鸿基

姚雪垠

李过

永昌

分类: 陕西文史

收拾残破费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
月夜贪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
李自成 崇祯十二年五月

剑光闪闪亘长虹,百怪惊逃竟避锋。
点缀江山无限景,吟身疑在画图中。
商洛偶吟 自成

夜步山路情思千,皓月繁星迎日现。
仰首静观天象吉,有期定重登金殿
李自成书 永昌元年季春

天下苍茫一时丢, 暂居闯坪卧胆舒。
养气整军待机发, 收复失地时铭腑。
永昌二年 李自成题

风云突变及九洲, 天下苍茫尽已丢。
暂辞京城别帝位, 摆脱围追苦寻路。
携眷今走闯坪过, 夜深子时将身宿。
曾经此地无人敌, 悲今军败不成伍。
望月静思光复计, 不知天明军何处。
此庄环山皆险峻, 困龙暂固此滩舟。
越过苦竹湖广地, 驻军通城且安舒。
整军有待赴京日, 重振朝纲江山固。
永昌二年三月 李自成

姚雪垠在《李自成》小说中说:李自成“曾于战争之暇写过《商洛杂忆》七绝十二首和七古一首。可惜大顺军失败之后,凡是大顺朝自己的文献都给统治阶级毁灭净尽,不但这十二首七绝不再存留于大地之间,连那首七古也被埋没了三百多年,最近才有人因偶然的机会发现半首,余下的一半也将永难找到了。

 

姚雪垠在《李自成》小说中说:李自成写的《商洛杂忆》半首诗是最近才有人因偶然的机会发现的,此诗在河南有传世,明史专家王兴亚先生也收录到了他的作品中,但姚雪垠又公开说《商洛杂忆》是他杜撰的,并讥笑王兴亚先生。既然姚雪垠杜撰了前半首,为什么不把那半首写出来?其实这是李自成的原创,大顺遗民后裔收藏的碑刻、竹笔筒上都保留了前半首诗,但只有“永昌元年”款识,无法确定是李自成写的,但在李过后裔收藏的李自成诗集中有完整的《商洛杂忆》,落款有崇祯十二年五月李自成商洛山杜寨。
http://s11/mw690/0020U5GCzy6T9NUYAs29a&690

http://s11/mw690/0020U5GCzy6T9NVhIoi3a&690

http://s15/mw690/0020U5GCzy6T9NVjTwG5e&690


《明季北略》有关李自成、李过在八岁时就上了私塾的记载:“李自成,陕西延安府米脂县双泉堡人。双泉堡大镇,东西街口,有大井二,故名。父名守忠,务农颇饶。生二子,长名鸿名;又二十年,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五月生次子,名鸿基,即自成也。九月,鸿名生子名过,十二月,鸿名死。先是,守忠父李海,一名势,俱单传,惟忠守生二子,然鸿基生而鸿名即死,亦单传耳。鸿名死,三年妻改适,守忠抚鸿基与过八岁就塾,二人不喜读书,酷嗜拳勇,各不相下。守忠屡责不悛。年十三,鸿基母死,窃与过出外朋饮,里有刘国龙,亦同庚,相遇甚欢,偕往郊外驰马,饮于村肆。相谓曰:吾辈须习武艺,成大事,读书何用?次日具牲礼诣关庙仿桃园故事,鸿基欲较力,见神前铁炉一座,重七十三斤,只手举之。绕殿一匝,仍置故处。刘国龙掩衣欲举,不能动。两手握之,方起行五步止。李过奋力一提,亦不动。如国龙法,行十五步止。鸿基复提绕殿一周,置于旧处。道士惊赏曰:汝父为善,故生汝。鸿基大言曰:大丈夫当横行天下,自成自立,若株守父业,岂男子乎?前三岁曾梦伟将军呼予李自成,今即改名自成,号鸿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