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望族万荣薛氏
(2015-05-31 22:51:10)
标签:
墓志薛氏万荣开元十一月 |
分类: 姓氏探源 |
《河东望族:万荣薛氏》是一本立足于河东薛氏家族谱系研究的论著。作者详尽而系统的将薛氏的起源以及历代之更迭,支脉之延伸,家族兴衰之变革都做了考证和论述,同时 将现有的文献碑刻资料进行了汇总,成为一部集研究和文献于一体的图书。同时,将扩展到山西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品牌树立的层面。
目录
上篇 一个享誉千年的名门望族——万荣薛氏评传
楔子
第一章 源远流长——万荣薛氏的肇源
第一节 薛姓探源
第二节 薛姓的发展分布及其现状
第三节 万荣薛氏的源头
第二章 横空出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万荣薛氏
第一节 万荣薛氏的崛起与勃兴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薛氏家族的人物事略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万荣薛氏小结
第四节 万荣薛氏崛起与勃兴的原因浅析
第三章 枝繁叶茂——隋唐时期的万荣薛氏
第一节 万荣薛氏的发展与繁盛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事略
第三节 隋唐时期万荣薛氏小结
第四节 万荣薛氏发展与繁盛的原因浅析
第四章 星耀长天——唐代之后的万荣薛氏
第一节 万荣薛氏的没落与流变
第二节 唐代之后万荣薛氏重要人物及事略
第三节 近现当代的万荣薛氏
第四节 万荣薛氏的迁徙流变循踪
第五章 烛幽发隐——关于万荣薛氏的几点结论
第一节 关于万荣薛氏的几个问题辨正
第二节 关于万荣薛氏家族的几点结论
第六章 继往开来——开发万荣薛氏文化品牌刍议
第一节 打造万荣薛氏文化品牌的意义
第二节 万荣薛氏文化资源存量及研究与开发现状
第三节 打造薛氏文化品牌的建议
下篇 雕刻在石头上的传奇——薛氏人物重要墓志碑记等石刻资料疏证
开篇语
北魏薛伯徽墓志(孝昌元年(525)十一月)
北魏元显魏墓志(孝昌元年(525)十月)
北魏薛慧命墓志(武泰元年(528)二月)
北魏薛真度夫人孙氏墓志(建义元年(528)八月)
北周薛端墓志(武成元年(559)十月)
北齐薛怀俊墓志(北齐天统四年(568)十二月)
北周寇峤妻薛氏墓志(宣政二年(579)正月四日)
隋任轨及其妻薛氏墓志(大业四年(608)二月)
薛保兴墓志(大业六年(610)闰十一月)
唐薛朗墓志(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
唐薛岳墓志(龙朔二年(662)十一月)
唐贞墓志(龙朔三年(663)十二月)
唐薛元嘏墓志(乾封元年(666>正月)
唐薛元贞墓志并盖(总章二年(669)五月)
唐薛矩墓志(调露元年(679)二月)
唐薛元超墓志(垂拱元年(685)四月)
唐薛君绣墓志(长寿二年(693)一月)
庸薛君夫人张氏墓志(万岁登封元年(696)一月)
唐王府君夫人薛氏墓志(万岁通天二年(697)二月)
周薛孝廉夫人崔氏墓志(神龙元年(705)正月)
唐万泉县主墓志(景云元年(710)十一月)
庸王嘉风妻薛七娘墓志(开元二年(714)七月)
唐薛文休墓志(开元四年(716)四月)
唐郑景良妻薛氏墓志(开元四年(716)五月)
庸薛铉墓志(开元五年(717)十月)
庸薛钊墓志(开元九年(721)六月)
庸薛儆墓志(开元九年(721)七月)
唐薛崇简墓志(开元十四年(726)十一月)
唐薛重明墓志(开元十五年(727)八月)
唐薛莫及夫人史氏合葬墓志(开元十六年(728)四月)
唐薛 墓志(开元二十年(732)八月)
唐源府君夫人薛氏墓志(开元二十二年(734)三月)
唐尹大简墓志(开元二十四年(736)七月)
唐独孤公妻薛螈墓志(开元二十八年(740)十一月)
庸薛馑善政碑(开元二十七年(739)之后)
唐柳庭浩夫人薛氏墓志(天宝元年(742)四月)
唐薛良佐塔铭(天宝二年(743)闰二月)
唐薛取墓志(天宝四载(745)十月)
唐史璀夫人薛氏墓志(天宝五载(746)十一月)
唐钳耳府君夫人薛氏墓志(天宝七载(748)十一月)
庸薛义墓志(天宝八载(749)七月)
府薛维翰墓志(天宝八载(749)十月)
唐薛丹墓志(天宝十三载(754)九月)
唐薛郑宾墓志(乾元二年(759)五月)
唐薛楚玉神道碑(大历六年(771)之后)
唐薛嵩神道碑(大历八年(773)十月)
唐薛舒神道碑(大历十一年(776)七月)
唐薛坦墓志(大历十三年(778)正月)
唐薛邕去思碑(大历十四年(779))
唐薛懋墓志(贞元六年(790)十月)
唐薛迅墓志(贞元十七年(801)十一月)
唐薛公达墓志(元和四年(809)五月)
唐薛苹先庙碑铭(元和五年(810))
唐薛□墓志(元和十年(815)十二月)
唐韦氏夫人薛琰墓志(元和十二年(817)八月)
唐薛巽墓志(元和十五年(820)二月)
唐薛戎墓志(长庆元年(821)十一月)
唐薛鲁鲁墓志(长庆元年(821))
唐薛融墓志(长庆三年(823)十二月)
唐薛弘实墓志(大和六年(832)十二月)
唐薛抡墓志(开成二年(837)十一月)
唐薛謇神道碑(开成三年(838))
唐穆诩妻薛氏墓志(会昌三年(843)八月)
唐柳耸与夫人薛氏合葬墓志(约为大中元年(847))
唐薛伟墓志(咸通三年(862)十二月)
唐郑韫辞夫人薛氏墓志(咸通十一年(870)二月)
唐薛晤墓志(纪年不详)
五代薛贻矩墓志(乾化二年(912)六月)
附录一 其他薛氏人物墓志碑铭等石刻资料目录
附录二 唐薛兼训残志考索
附录三 本书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谢振中,1971年5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研究生学历。曾参与编撰《山西八大文化品牌》,并著有《学生常用古诗词名句精选》、《学生常用古代典故精选》等图书,还在《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前进》杂志等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文摘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万荣薛氏小结
一、有关人物的情况统计
综上所述,从曹魏时期薛齐举家迁徙到河东汾阴开始以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资料中出现的薛氏家族人物共计157人(为行文方便,有7位隋唐时期人物一并纳入统计)。除仅在《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出现、而与其他史传有;门人的5位南祖系列的人物外,尚有152人。其中女性4人,分别为为薛伯徽、薛慧命、薛和女、寇峤妻。如果我们以薛齐为万荣薛氏的一世祖,两祖一脉至薛胄、薛濬,共传十二代;南祖一脉至薛安都玄孙薛承华、薛愷子薛舒,共传十代。北祖一脉不详。
在这157位薛氏人物中,有明确职事者〕27人,封爵位者54人(包括爵位的继承,但未包括死后赠与的爵位,如薛聪所赠“简懿侯”,薛道次所赠“安邑侯”等),公、侯、伯、子、男各等有差。其中爵位在公爵以上者最多,为21人,另有候爵15人,伯爵2人,子爵7人,男爵9人。由此可见,薛氏人物爵位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因为考查曹魏至隋朝的历代官制,凡爵位在郡公、县公一级的,官秩都为一品。如西晋官制规定,开国郡公、县公官秩皆为一品;北魏官制规定,开国郡公爵为一品,开国县公爵、散公爵为从一品;北周官制,国公者为正一品;隋制,开同郡公、县公者皆为从一品。所以仅从爵位上来看,当时万荣薛氏品级在一品之上的就有21人。这些人物包括:薛兴、薛涛、薛强、薛谨、薛洪祚、薛胤、薛端、薛胄、薛琰、薛善、薛馥、薛安都、薛道标、薛保兴、薛荣、薛真度、薛怀彻、薛寿十二、薛循义、薛文殊、薛间等。
根据这些人物出仕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仕于曹魏、两晋的人物,有薛齐、薛懿、薛恢、薛兴、薛涛、薛广、薛焕、薛弘敞等8人;一是仕于南朝的人物,主要为薛安都的追随者,包括薛沈、薛道生、薛伯孙、薛邦、薛翱、薛索儿、薛渊筹7入;又有仕于十六同时期后秦政权的薛强,事迹显于隋唐之世的薛乾福、薛粲、薛岳、薛约、薛惟节、薛通、薛朗等,以上23人之外的其余104人均仕于北朝。
北朝以东魏、丙魏的****为重要的时间分野,当时的薛氏人物也随之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物仕于高欢掌控的东魏及之后的北齐,另一部分人物则投靠了宇文泰操纵的西魏及之后的北周。在上述仕于北朝的104人中,投靠东魏、北齐政权的〕4人,为薛孝通、薛长瑜、薛元信、薛怀俊、薛罗汉、薛湛儒、薛保兴、薛循义、薛嘉族、薛光炽、薛元颖、薛震、薛琰达、薛达等;投奔西魏、北周政权的22人,有薛端、薛裕、薛弘敏、薛胄、薛琰、薛濬、薛温、薛善、薛慎、薛褒、薛馥、薛.瞪、薛舒、薛衍、薛崇礼、薛真、薛明、薛慕、薛回、薛康、薛恭以及仕于西魏属国西梁政权的薛晖等。此外的68人主要仕于统一之前的北魏时期,也有个别人物的政治归属不明。由此也可以看到,在北魏****之后,万荣薛氏的多数人物都投靠了西魏、北周的字文氏势力,从属于东魏、北齐的主要是薛循义家族的人物。薛孝通虽被高欢滞留于东魏,但其多年经营活动的区域却在关中,还曾因与西魏权臣宇文泰交厚而受到高欢的猜忌,所以他的政治取向实际上倾向于西魏,是一个典型的“身在曹营而心在汉”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