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书写”协调训练(摘)
(2012-09-24 16:23:57)
标签:
少儿宋体书写视觉小镜子育儿 |
分类: 家有宝贝-福至心霖 |
“镜像书写”现象主要是由于视觉空间辨别力、视觉记忆力、视觉-运动障碍造成的。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4岁之前的儿童,发生左右不分,将数字和字母颠倒书写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善于辨别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儿童4岁后一般才开始辨别形状、大小、方向;6岁以后,区别左右的正确率才达到75%;到了7、8岁,儿童对于图形和字符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一般就不太会犯错了。
1)视觉协调训练
首先,父母可通过让幼儿着色、剪纸、走迷宫和拼图游戏等操作任务提高其视觉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当然,这几种游戏既可以通过图片或拼图卡片进行,也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其次,父母也可以要求幼儿把一盘花生米用筷子夹到碗里去,并逐渐缩短的时间;儿童如果能熟练完成该项操作,就把花生米换成黄豆、绿豆,再换成玻璃珠子,逐渐增加操作难度,增强儿童手腕和手指肌肉的灵活性来协调视觉运动。第三,父母也可以让幼儿拍皮球,训练其运动协调能力。
2)视觉追踪训练
“钟摆运动”和“追太阳”游戏旨在提高儿童的视觉追踪能力。在钟摆运动游戏中,父母用小木棍吊着一只乒乓球,拿着木棍的末端,让乒乓球作钟摆运动,要求幼儿的眼睛追踪运动着乒乓球中心的红色商标。在做“追太阳”游戏时,父母用一面小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产生光斑,晃动小镜子,让光斑作各种几何图形的运动,要求幼儿模仿父母,用小镜子制造光斑去捕捉黑板上父母制造出的运动光斑。该游戏中的小镜子也可用手电筒或激光灯玩具代替。
3)
该训练以提高幼儿视觉记忆和加工能力为目的。父母先让儿童花1~3秒钟看一幅画,然后要求他们说出画上的内容,最后再要他画出来。父母在出示图画时应逐次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幼儿在观察一幅有很多相似物品的图画之后,尽可能多地说出他所看到的事物。
4)书写格式及笔顺训练
幼儿学习书写,一般运用“田字格”本,首先向孩子说明“田”字格的上下左右部位,字体要写满左边的上下两格(也就是第一个“日”字格),但不能出格。然后根据每个数字、字母或汉字讲解书写的顺序,即从何处起笔,向什么方向运笔,如何拐弯等。最后,指导幼儿正确书写。
5)画画训练
画画是一门精确、手眼协调运动的活动,画画拥有比中文字符更高的视觉复杂性,需要比书写更精细的运动技能,因此画画可能比书写字符的发展更迟。例如,用1、2、3、4、5、6、7、8、9、0这10个数字来画画,简单、有趣、还能启发幼儿的智慧。
具体做法:先将O放大画出一个圆圈,(这便构成人的脸部);然后在圈顶部砌出三个1(头发);在圈两侧各画一个3(耳朵),有意识将3对称的反写;在圈内1/3处画两个卧着1(眉毛);眉毛下面两个0,0内各画一个1(眼);圈中部画一个7(鼻);鼻子下画两个卧着的3,再在两个3之间画一个卧着的1(嘴),一幅简笔人头像便完成了。父母要启发幼儿多开动脑筋,多动笔练习,找出被画物与数字的相似点,进行纵横比较,例:2像一只鹅,3像一只耳朵,4像小房子,5像一杆秤,7像一把锄头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