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是对世间八法执着的断除,乃为成就出世间之基础。很多信佛修行之人都喜欢标榜自己有出离心。而事实上,我觉得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出离二字,太容易与一些概念混淆,比如悲观厌世、逃避和无能。
佛法的出离心,应该是一种最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在对世间万事万物体察的基础上才生起的。你们在社会中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做过,自幼至老就在一种狭窄的生活圈子中碌碌无为的度日,有什么资格谈出离?连必须经历和必须体会的都没经历没体会,就说出离,抱歉,这只是一种类似于人格障碍的对社会的逃避而已。没吃过的东西说不好吃,可笑不可笑?很多修行人挂在口边的一句话,“现在这个社会太乱了,外面都是这样了,真的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觉得不好而出离。那请问,如果社会很好,让您很满意,是不是就不需要出离了呢?这种所谓的出离,只是一种对自己长期不被社会社会认可、没有得到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的发泄。为了使这种发泄不显得太低俗,就似是而非的和“出离心”这个概念套在一起了,从而使自己看起来真的像一个高风亮节的隐逸之士一样,欺骗了自己,进而也欺骗了他人。这种假出离心就是历来人们以“消极”诟病佛法的重要起因,如此行为之人,是真谤佛。
信仰是人们解脱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岔口太多,太容易使人迷失。找一个墙角呆起来,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在这个小角落里顾影自怜自我欣赏,可怜又可笑。以顶乘大圆满的风貌而言,提倡的是完全的开放,否定的是落于某一边的狭小的安住。修出离心也如此,是一种对世间法最广阔的了知,而后实现的一种不执着的飞跃。自己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大圆满的行者,修了十年二十年,似乎有些功德,请反思下自己,最简单的一些标准,比如自己的心打开了吗?自己的情绪能自解脱了吗?真正的本体先验性的善良在心中生起了吗?这些都没有,谈何修行?谈何出离?从现在开始,别再自欺欺人了。
人真正的修炼,是在人生中建立起完善的人格。每个人由于往昔的业力、此世的因果,都会有各种各样人格上的缺失和不完整。而修正自己人格上的偏失,是要在世间完成的功课。这种功课的完成是生起出离心的基础。所以,活在社会中,打开自己,不要狭隘,不要把自己的心限制起来。广泛地与社会交往,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必须读书明理,广参经史,完善知识结构。这样长久下来,知行合一,才是在踏踏实实地修行。一定记住,先能深入了,再谈出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