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新秀考核我之见
(2011-05-26 21:45:10)
标签:
萧山区教坛新秀教育教学杂谈 |
两年一届的萧山区教坛新秀评选上周开始正式拉开序幕,先由各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适龄教师进行考评,再按比例择优推荐上报至区教研室(我校今年可上报名额为5人),区教研室统一组织专家评委对各校上报人选进行考核(第一轮教育教学能力考试,第二轮话题阐述,第三轮综合评议,每一轮按比例淘汰一定人选)最后确定萧山区教坛新秀和杭州市教坛新秀正式人选。应该来讲教坛新秀评比从学校推荐到区教研室统一考评是非常严肃认真的,评选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对青年教师而言,能评上教坛新秀,既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已一定的人生价值,以及学校和社会对自已的认可,而且评上教坛新秀,对教师今后的职评甚至工作的调动也有很大的益处,正因为有以上这些原因,所以现在青年教师对教坛新秀的评比越来越重视。就我校而言,由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本次的教坛新秀校内推荐资格的竞聘显得越发激烈,各学科一共有18名教师报名,因考虑到评选工作的复杂性,学校经综合评议从中择优取了9位教师(我们姑且这么认为吧!),进行听课考评,本人作为校内评委有幸聆听了9位教师的公开课。对本次教坛新秀考评,我有自已的想法,不吐不快。
首先,在听课方面谈一点自已的感想。可能在时间上准备不够充分(周五公布第二轮考核名单,开课老师只有两三天时间准备),部分教师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总体感觉本次考评课大部分不是特别理想。开课教师缺乏应有的激情,再加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所以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农村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往往不够自信,参与课堂学习、思考、研究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在本次听课中,音乐王老师和体育胡老师精致的教案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涉及到校内不同学科的教师,我不想对此次听课随意发表自已的个人观点,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此处略去若干字。
其次,对本次校内选拔提一点自已的质疑。校内第一轮考核经综合评议(近三年的教学实绩、教学能力考试,教师个人竞赛、教科研论文、班主任实绩等方面综合评议)从18名教师中按分数高低,再考虑学科的平衡性,选取了9名教师进入第二轮听课考评。应该来讲,综合评议分数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养,对老师的评价相对较为公正,这样一种考评方式我也认为是合理的。但问题是既然是综合评议,每一个老师都有一个分数,当然出于对教师自尊心的保护,我们不太可能公开公布每一个教师的分数,但我想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让参与竞聘的老师了解自已的总体得分情况,也能让他们知道自已同同伴对比,优势和劣势在什么地方,自已今后在教学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校还可以和部分青年教师沟通交流一下,对他们给予一定的鼓励。如能这样,我想部分竞聘失败的教师可能在心理上也不会太过于纠结。总之我们在考评上,要更加阳光一点,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最后对区教坛新秀评比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区教育局按适龄教师比例给各校分配推荐指标,本意是为了确保公平,保证各学校都有一定的适龄教师能评上教坛新秀,维持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初衷是好的,也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是:当前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部分学校的人事关系复杂性,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青年教师从所在学校被推荐上去,而从本校推荐上去的个别教师,可能在个人综合素养方面差强人意,最后的结果基本上以被淘汰而告终。这样会挫伤很多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可能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终生都没有这种评上教坛新秀的机会(因为教坛新秀要求35周岁以下才有资格评选)。对部分教师而言,从校内获得被推荐的资格,比推荐上之后去评上教坛新秀的难度还要大。这一看似公平的评选政策,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人为因素,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既然这样,教育局为什么不能在评选方面做一些变革呢?我认为最公平,公正的方法就是“海选”。回想自已的成长经历,我真的要感谢区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在首届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为全区的数学青年教师所提供了一次“海选”机会,全区符合条件的适龄教师有400多人参加比赛,在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中,我的笔试分数取得了前15名,有幸进入第二轮上课考评,我记得是在高桥初中借班上课,最后获得了区首届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取得如此佳绩,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自信心,也让学校领导对我刮目相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委以重任,我才有了连续任教八届初三数学教学的传奇经历,因为任教初三教学,我有了更多的评职评优、做班主任的机会,我才有幸被评为区教坛新秀,在同龄人中,评一级、评高级职称也算是较快的。如果按现在这样一种各校推荐个别教师参加比赛的形式,那时的我是不可能有机会的,我有时真不敢想象,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在别人眼中一无是处,不要讲评教坛新秀,可能高级离我也很遥远。
所以我个人认为“海选”是一种很公平、公正选拔教坛新秀的方式,可以给每一个适龄教师提供参加竞聘的机会,能不能选上,就看你自已的真才实学,这样即使被淘汰,你也没什么可报怨的,只能怪自已积累不够,我想这样的选拔才是最令人信服的,选拔出来的青年教师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是最优秀的。当然为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选拔时,适当照顾个别教育薄弱学校,给他们一个保底名额,不至于一个都没有,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之任何事情,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