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趣事】  不去上早教的N条理由!~

(2011-10-21 11:13:39)
标签:

育儿

分类: ♂^o^阿阅爸爸的杂谈^o^♂

宝宝已经一岁八个多月了,孩子妈问我要不要进行早教,叫我写篇分析的文章。先声明,这里说的早教是狭义的,指送到外面诸如亲子班之类的进行早教,不含家庭教育。我本是对这个问题略有考虑的,而且态度也比较明确,既然如此,那就用我的思维分析一下吧:

 

一、首先,我们考虑下,对于宝宝,我们究竟想把它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有人自己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于是按照自己的缺憾,在宝宝身上找弥补,总想把宝宝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不批评这种思想了,我想说,对于家长而言,让宝宝此生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些教育,如果不是直接影响宝宝幸福的,我认为完全不用那么操心。一个人的幸福,与它受教育的层次、智商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是个健康正常的人,心性才是决定幸福的第一重要因素。我们总担心宝宝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赶快学,实际上这么早学会有什么用呢?你三岁学会和五岁学会1+1=2,对于一个长远的人生而言,并不重要。

 

二、就教育本身而言,人与人之间是不要互相攀比的。有些宝宝三岁会读红楼梦了,固然了不起,但是不值得大家艳羡。当然,早教不是文化教育,是各方面的,具体内容我没有认真了解,但是,也不外乎我想象中的那些。以我为例吧,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六、七岁才学会认识颜色,由于整个教育环境的欠缺,上了高中才认识世界地图。但是,今天看来,我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能力至少是足够我走上这个社会了,难道还不够吗?非要把自己培养成琴棋书画,文理工医,无所不能之人才,有什么意义呢?我的宝宝,至少今后的成长环境比我强多了,她能有那么一两项文艺爱好比我强,就可以了。其它方面,差不多也行。这些东西,在幼儿园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来学,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同样,早教阶段的有些内容,迟了一点到幼儿园来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攀比。过分的攀比,是自卑的表现,是对宝宝的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

 

三、我认为教育是要有差别化的,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幼儿园还没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方面原因,更遑论早教。孩子妈说,别的孩子都能够集中注意力了,我们的只会自己跟自己玩,好像我们宝宝就已经开始脱节一样。我就纳闷,为什么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啊,一个一岁八个月的宝宝,你非要她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或者做件什么事,是多么无聊啊。即便是到三五岁了,宝宝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代表她多么糟糕啊。就比如有些孩子,课堂上没法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但是不排除他在课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他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人,重要的是我们能发现并因材施教,这就是教育的差别化。我们在攀比别的同龄孩子学会某样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我们孩子的差异化,会磨灭它的与众不同。

 

四、我不否认早教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觉得不早教就落后了别人,好像不买脑白金,就是不孝敬父母一样。早教的作用不应该人为的扩大。我一直都说,人的成长,受三方面因素作用。一、自身的智力、情商;二、家庭环境;三、校园及社会环境。早教是这第三因素中的最弱的一环,作用多大,各位可以自己去判断。何况,如前面第一条所说的,即便成长的再好,这与他一生的幸福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五、网上宣扬早教的作用,那是因为有一批人要靠此吃饭的。就好比我是干水电工程的,在别人批评我们这个行业破坏生态环境之时,我也还是会极力鼓吹水电是一个清洁能源。当然,鼓吹本身也没有错,但确实每个人都是会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说话的。

 

六、最后不得不说,早教还得花钱。父母挣点钱不容易,自己舍不得花,全部供孩子,至于这样么?而且要我花钱去干一件我本身也不赞同的事情,还不如拿来给我自己享用了。即便想花在孩子身上,今后宝宝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不要嫌钱多了花不出去。

 

当然了,广义上来说,早教还包括家庭教育,这点不能缺失。呀呀学语、学用筷子、信手涂鸦之类的,还是要学的。但是刻意地送到外面进行早教,在三岁之前是没多大意义的。

                                                                           文/阿阅爸爸

                                                                           2011.10.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