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阿阅的成长博文.*~♫ |
上周周末,我突然想起,在市妇幼办的那张卡里还有一百多元钱没用掉,正好宝宝也有快半年没有在外面游过泳了,于是提议去市妇幼给宝宝游泳去。罗阅奶奶说留在家里给我们做晚饭就没去,我收拾了毛巾,沐浴露,湿纸巾,换洗的衣服,还有痱子粉,一家三口就出发了。
来到市妇幼,才发现下午游泳馆不营业,好久没来了,都忘记这点了!没办法,既然都到这了,索性就去了对面的一家婴幼儿游泳室。30元游一次,比市妇幼的便宜了15元,不过看着条件还是可以。
我抱着宝宝在等放水的时候,小罗阅还在笑呢,可工作人员刚把她的小衣衣脱掉,她就开始大声地哭起来了,给她套上游泳圈,我抱过来把她放在了大浴桶里,哭声就更大了,她两只小手抓成拳头,握的紧紧的,腿一动不动,根本就不是游泳,是泡澡了。我以为她是怕水,就牵着她的小手在水里划啊划,做各种鬼脸逗她,不行,那是哭得一下都不停的。罗阅爸爸也来帮忙,就是不管用。工作人员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都无效,哭了四五分钟,都哭得一抽一抽的了,我心慌了,说还是抱起来不游了吧。可工作人员说不怕,很多小孩都这样,认生,怕水,让她哭两下没事,这还没开始游呢!
又过了一会,宝宝哭得都满头大汗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阅爸也说不游了,工作人员就把宝宝用我们自己的大毛巾裹了,我抱过来,宝宝眼睛都哭红了,一抽一抽的,好伤心的样子,我摸着她的后脑勺,一顿安抚,好不容易才平静了下来。工作人员又过来说不游了,还是要洗个澡的。要我把宝宝报过去,洗洗头发,用沐浴露洗洗身体。我抱过去,刚交给工作人员,宝宝又大哭起来了,三下五除二,工作人员快速地给宝宝洗了头和身体,就又裹了给我们。我赶紧给宝宝擦干了水,把衣服穿上了,还好,终于停止了哭泣了。阅爸带她坐飞机,她又开始笑了,小孩的脸真是说变就变呀!
这次游泳就这样结束了,其实根本就没游!回到家,告诉阅奶奶,她奶奶说罗阅是认生,那里的环境不熟悉,工作人员也是陌生的,害怕了。第一次发现小罗阅认生是在她半岁的时候,那天是中秋节,阅爸一大堆同事聚会,都要来抱抱罗阅,结果她吓哭了。后来在自家小区也发生过几次,如果有我们在身边,别人抱抱那就没事,如果她找不到我们了,就会大哭起来。这次游泳是达到了高峰了,我都没预料到的哈!以前宝宝在外游泳多欢快,也是在陌生的环境,可宝宝越长大倒越胆小了,我就不明白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宝宝认生期?这样会不会使宝宝形成内向的性格呢?那宝宝认生期中,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她呢?我带着一肚子疑问,查看了很多关于宝宝认生期的资料,这才放心了不少!
认生,不奇怪
几乎每个宝宝在一段时期都会经历这个所谓的“认生期”,德国的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曾经说过:“宝宝的认生期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宝宝认生是他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宝宝可能会变得很粘人,只要碰到新面孔,他就会感到焦虑不安,会显露出害怕、警觉、退缩的表现,甚至会出现哭闹,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近,更不用说是抱他了,而见到熟悉的家人,尤其是母亲就会表现出开心,活泼的样子,大家都知道这是孩子认生的表现。所以,妈妈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用感到奇怪,这是宝宝正常的表现。
宝宝认生,记忆能力发育了
由于家人或母亲经常和宝宝接触,他们脸的模样已在宝宝的脑子里留下了印象,宝宝就会记住他们的面孔,而陌生人的面孔宝宝从没有见过,这种形象与他存留在脑子里熟悉人的形象差别太大,他就会表示拒绝接受从而表现出认生。
认生发展过程
小于4个月
一般不会认生。因为这个时候他对周围的一些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比较好奇,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对任何人的引逗,她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
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妈妈)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5—7个月
在陌生人面前宝宝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12个月
有些宝宝面对陌生人会有哭闹、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认生”达到高峰。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以后“认生”表现会逐渐减弱。
度过“认生期”
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人们为了避免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往往只是远远地与孩子打个招呼,即匆匆离去,而不会坚持引逗孩子。孩子的哭叫,也会降低人们与孩子交往的兴致。这对孩子来说,自然就失去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一些有意刺激,孩子的生活圈子也就狭小起来。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在先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孩子会比生活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的孩子聪明些。俗话说“见识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认生也使婴儿失去一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果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交往能力得不到补偿,长大后就会变得较弱,胆怯,不善于与人主动交往或难于与人相处。结果会经常体验到孤独、无能、缺少自主和自信,从而会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许多母亲认为,婴儿认生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因而听之任之,或故意让孩子避开陌生人;有的父母则为此着急,认为一回生,两回熟,强制婴儿接触陌生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母亲或家人应该正确引导宝宝走出认生期!
1、多带宝宝走出家门
在宝宝3—4个月以前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走出家门,以帮助宝宝尽早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经常带宝宝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较多的场合,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在出外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他打招呼或争抢着抱他、逗他等,这样会增加他害怕的心理。
2、多多接触陌生人
有些宝宝只喜欢让妈妈一个人抱,除妈妈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一抱就哭,这是因为平时对外人接触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妈妈。妈妈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从家里人开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邻居等。
3、迎合宝宝的爱好心理
即使宝宝有认生的表现,可由于天性,宝宝还是比较喜欢跟那些比较年轻的阿姨或者小宝宝待在一起的,因为年轻的阿姨让他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小宝宝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妈妈带宝宝出去玩耍时,可以抱着宝宝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宝宝打招呼,跟他们一起玩。让宝宝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用害怕、胆怯。尽量让宝宝可以逐步接触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镜、带帽子等有点特征的人,慢慢地宝宝就会适应他们,不再产生戒备心理。妈妈不妨在家里偶尔戴个眼镜或帽子来让宝宝慢慢习惯这样的人群。
4、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认生一般都与“害怕”有关,所以妈妈及周围接近宝宝的人都要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妈妈以及家人平时都要保持态度温和、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尤其在宝宝哭时,更要有耐心,不能训斥宝宝,虽然他还听不懂大人的语言。妈妈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接近宝宝时,动作要慢一点、温柔些。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这样会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让他没有安全感,以后会更害怕接触陌生人。
另外,见生人一定要有父母在,可以由熟悉的人抱着他,到外面接触外面的环境,外面的人,不要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父母就不见了,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还会回来再照顾他等等,给他一个安全的感觉,这其实是很重要的。等宝宝逐渐长大之后,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就会慢慢缓解。任何一个不熟悉宝宝的成人见了宝宝后都不要过于亲近,最好先不要理宝宝,在宝宝的周围自然地生活和活动,直到宝宝放松了开始玩耍了,再慢慢地与宝宝一起玩耍、游戏。在宝宝没有接纳成人之前,大人不要伸手去抱宝宝,也不要触摸宝宝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