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吃盐问题是很多家庭中妈妈和奶奶引发辅食话语权之争的第一战,这场战役通常是这样开始的:
奶奶:在粥里放点盐,宝宝有力气。
妈妈:不能放盐,增加肾脏负担。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来用数据说话。
盐里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对人体影响大的是钠离子。钠会参与VB1的吸收,VB1又参与能量的代谢,所以说盐和力气有关系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不吃盐就一定没力气吗?不一定。
天然食物中也是含有钠的,那这些钠够宝宝每日的需求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建议6-12月龄宝宝每日钠的需求为350mg。
其实,这350mg的钠可以从食物中轻轻松松获取到。例如一包2g的海牌海苔就含有40mg的钠,一小盒百吉福草莓味儿童奶酪122.8mg,10g的鸡肝钠含量9.2mg,25g喜宝胡萝卜奶米粉钠含量55mg,20g鳕鱼含钠26mg,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大概含有16.5mg ……除此之外,母乳中钠含量为230mg/L,如果每天喝奶600ml,从母乳中可获得138mg的钠。
既然我们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钠了,自然就没必要在辅食中再加盐了。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
如果还有人告诉你要给宝宝辅食加盐,你可以给她细数 过早加盐的几点危害:
•
•
•
如果宝宝已经习惯加盐的食物,可以慢慢减少放入的盐量,通过增加酸味或其他风味来改善食物口感,降低对盐的依赖性。 比如煮面条时可以将番茄炒出的酱浇到面条上,酸味可以提高咸味。
除了盐,酱油、成品番茄酱(沙司)、奶酪等都是钠的富集地,食品添加剂很多也是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妈妈尽量不要给宝宝购买。
多大的宝宝可以吃盐呢?
https://pic.wenwo.com/fimg/836010908.jpg
一般来说,1岁之内不加盐。
1岁后,如果宝宝能接受无盐餐,可继续保持,但每周至少摄入两次含碘丰富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等;如加盐,每天最多不超过1g。
3岁前,宝宝的饭菜尽量单独制作;3岁以后,可以尝试和家人吃一样的食物,但也尽量清淡少盐。
作者:李纯营养师,首发于中国家庭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生病】轮状病毒历险记
【过敏】辅食添加——当心食物过敏
【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http://pic.991kang.com/fimg/3556615829.jpg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