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

(2018-09-24 09:37:49)
标签:

鲁迅

我们怎样做父亲

缩小的成人

成人的预备

即我非我的人

分类: 读书笔记

事事包办的父亲,与放任不管的父亲,是两种极端,怎样取得平衡?自由发展与溺爱放纵,严格要求与压抑天性,它们的界限又在哪里?1919年鲁迅写下洋洋6千余字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呼吁打破社会亲子关系的-模式,提出了“幼本位”的主张。这篇写于近一百年前的文章到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

感悟:“先从觉醒的人开手”,不仅仅是解放孩子,也是其他教育试验的法则。

2、“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感悟:教师就是“肩住了黑暗的闸门”的人!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2/0117/123656919_1_20180201054625879.jpeg

3、“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感悟,把孩子视为“成人的预备”,容易忽视孩子当下的幸福。把孩子视为“缩小的成人”,容易忽视孩子的未成熟性,以成人的立场代替儿童的立场。

4、鲁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包括“理解”“指导”“解放”等三方面,而“开宗第一”的便是“理解。”

https://gss0.baidu.com/7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wh=450,600/sign=a6371f1ab63533faf5e39b2a9de3d129/b17eca8065380cd72ecc34f9a644ad34588281d0.jpg

5、鲁迅认为,“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6、“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

感悟:鲁迅的教育目的观:“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

7、“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感悟:把子女视为“即我非我的人”,这个视角不错。

8、鲁迅认为,生命的天性,不是,而是

9、“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10、鲁迅要求不要把孩子硬塞在祖先或自己造就的“模子”里,防止“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