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学子的高三姿态——高2015级高三百日动员大会讲话

标签:
高考百日誓师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诞辰大气成就大器 |
分类: 讲话发言 |
各位同学:
今天是3月5日,我们聚集一堂,举行高三百日誓师大会暨二诊动员会,试图在高三的下半程中进一步去引发同学们对高考意义的尊崇,去调整同学们高考备战的状态。有老师和同学会说,倒计时100天都已过去了好几天,我们现在才举行,是不是晚了。从时间来看,的确晚了几天,很多兄弟学校都是在2月28日左右举行的,但我们选择了在3月5日,有着特别的意义,这就是成都七中与众不同的地方。
首先,以社会责任感去引领学习
在学习激励语中,最有感召力的莫过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它告诉我们,源于祖国和民族强盛,源于人类和社民福祉的学习动力才是最强劲的。众所周知,这句话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发出的,当时他才仅仅14岁,比在座诸君都要小。周总理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宵衣旰食,无私奉献于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也正因为这样才有“十里长街送总理”和联合国为之降半旗的敬仰行为,中国人民才有“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缅怀之情。2018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会的固定开幕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高考备考励志大会,就是希望我们七中学子做“有信仰”的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引领自己的学习,从而驱除复习备考中的短视、功利、浮躁。
“大气成就大器”,有大气魄和大器局才能成就栋梁之才,这就是成都七中提出“全球视野,中国脊梁”培养目标的价值所在。七中学子,要有争做国家栋梁,争做领军人才,争做拔尖创新人才的气质和追求,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平庸无为者。七中学子,要有造福人类社会,推动人类进步,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和使命,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我们有了这份气度,就会对“书中自有黄金屋”“提高一分压倒千人”“日夜苦读只为金榜题名”“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高考口号嗤之以鼻。高考是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备战高考,不仅仅是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对我们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锤炼。当我们给高考备考赋予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后,这条路就变得有目标,有风景,有欢笑了。
其次,以生活朝气感去享受学习
3月5日与生活朝气又有何关系呢?是不是因为“学雷锋”,显然不太相关。2018年的3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节之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在气候学上,惊蛰,意味着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进入春耕季节。高中生,特别是高三学生,他们思想逐渐成熟和独立,渴望美好生活,追求崇高人格,寻找人生意义,逐渐摆脱懵懂、迷茫、肤浅、任性与依赖。处于花季雨季的十六七岁,朝气勃勃,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是人生的初春时节。把惊蛰寓意于人生,高三阶段,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惊蛰期”?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对2014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做了主题为“找寻我们非读大学不可的理由”的开学典礼讲话。他说:“我们来到大学的不可替代的理由,就是为了灵魂的健全,为了生命更高的尊严,为了形塑丰盈的人格。”我想,如果我们追问“找寻我们非要高考不可的理由”,答案可能也应是如此。高三的复习迎考,容易陷入“刷题”的单调而枯燥生活,当我们意识到高考是我们“惊蛰”之后的一场应该去,也值得去接受人生淬火的考验时,我们就会变得坦然而奋勇。生活无处无时不“考试”,高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以热爱生活的姿态去享受高考,去超越高考,去拥抱高考,而不是应付高考,厌恶高考,回避高考。
在这里,我讲一位七中学长的故事。高2014级伍天一同学,尽管他凭借化学决赛金牌而获得了北京大学降一本录取的优惠条件,但他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高考路上,他坚毅前行,迅速克服学科知识的缺陷,不断进步,终于在高考中斩获700分的高分,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昂首挺胸的走进北京大学。2018年1月30日,他到高2015级9班交流时强调:“注意,这绝不意味着心态上就可以浮躁:不意味着从此做事就可以敷衍了事。你应该用你准备初赛,准备省队选拔,准备决赛的心态来做一切事,尽管它不一定是高考。其实,准确地讲,这些都不应该强调,它们本来就应该成为你一生做事的态度。”成都七中高2014级学长中,高考712分的颜逸辰,709分的冯思淼都是如此,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七中学子决不回避责任,决不敷衍人生,决不游戏生活的人生态度。
第三,以团队互助感去助力学习
说到“3月5日”,当然离不开“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个话题,也离不开“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这个话题,这两者都是表明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爱”为纽带,在互帮互助中缔结最美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就是倡导彼此依存、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社会各界,微到学校班级,都是如此。在人类生活和交往中,摒弃零和思维,强化合作共进是主旋律。
表面上看来,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也就意味着是竞争性考试,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是零和性竞争。一方面,人的成才之路是多元的,并非只有高考这座独木桥。另一方面,人的兴趣是多元的,意味着对大学以及专业的需求是可以错开的。第三,同学之间,并非只有学习和考试的关系,志同道合的砥砺前行才是值得我们一生去珍惜的友谊。为此,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七中校园中随处可见同学之间相互打气激励,相互答疑解惑,相互交换资料,相互交流心得。同学充当“小先生”讲题,见面时报以微笑,离开座位外出时轻手轻脚,有问题讨论时主动到教室外,诸如此类的细节充满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同学之间的真诚与友爱,让我们老师倍感温暖和宽慰。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高考百日誓师暨二诊动员会,七中校园里没有声嘶力竭的宣誓口号,没有无处不在的标语横幅,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诲,更多的是同学们暗暗鼓劲和坚实行动,平静的表面是奔流的河水。这就是七中学子“气定神闲的高贵,志存高远的积极”的精神气质,他们自信而主动,投入而务实,淡定而沉着地复习备考。我们坚信,师生同心,其利断金,让我们共同努力而实现“2018,再创辉煌”的目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