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洲著《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书笔记
(2011-11-19 14:37: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790、课堂上其实在有些情况下是需要一点杂乱、有一点无序的,有的时候恰恰是看上去的杂乱、无需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体现了课堂上的新形态。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3)
780、如果学生的探究活动都在“静悄悄”中完成,悄无声息,秩序井然,没有思考的苦恼,没有发现后激情的流露,没有相互间因智慧分享带来的躁动,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4)
781、美国学者阿布拉汉姆森和福雷德曼所著的《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有点》认为:适度混乱的人、机构和系统,经常比组织性高的群体更有效率,更具恢复能力,并且创造性更强,总之更加高效。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4)
782、从今天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态势来看,课堂正处在新旧杂陈的阶段,也就是“旧的还没有完全过去,新的还没有全面呈现”的阶段。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1)
783、课堂教学在彰显某方面行为的同时,总是或隐或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的问题。课堂所面临的大量问题都属于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2)
784、学生在课堂上享有一定的权利。首先,他们应该有犯错误的权利;其次,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再次,学生应该有评价权。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5)
785、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提问也不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标志。
课堂提问从智慧含量来说,大致有四类: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在课堂上不是以数量多取胜的,而是以是否能引导学生将学会的知识进行迁移、评价为基本导向的。这两类问题常蕴含较大的思维跨度,是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的。
评价性问题着眼于学生对事物的自主评判,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分析判断学习的相关知识,一定程度上激发的是学生的批判意识、问题视野及立体思维。这类问题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与创新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22)
786、郑金洲教授听课时喜欢研究“教师的行走路线”,以“探究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与不同学生交往的频率。”他认为,“一位教师自己不停地在教室内游走,很少在讲台上出现的话,常常意味着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关注自己与学生的深层次交流。”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73)
787、所有知识都有其生活基础与来源,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资源,将与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以真实存在为特征的生活世界两相融通,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25)
788、郑金洲认为,缺乏实效性的互动有形式上的互动、专制的互动、垄断的互动三种形式。对此,他提出有效互动,认为有效互动有四大基本特征:1、互动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下进行的;2、互动式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的;3、互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加以设计与安排发;4、互动是与其它相关教学方式配合。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29-130)
789、郑金洲教授要求教学内容要结构化,他认为有三大好处,1、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2、结构化的知识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3、结构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存在的主要形态。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