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毛道生
毛道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90
  • 关注人气:4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2010-12-15 21:19: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论文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长环境对生命体成长的重要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充分地认识与主动地把握班级文化的导向、约束、调适、凝聚和激励功能,对于引导学生健康和谐成长和优化班级管理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是灵魂和统帅,它既可以以班风班貌直接呈现,也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间接呈现。班级精神包括目标、理念、行为准则等,往往用标语的形式表达,而体现在学生日常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

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有文化内涵

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博客文化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要坚持主流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先进文化,摒弃落后文化。例如“十年寒窗,岂能功亏一篑;日夜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听说听教养成好习惯”等功利色彩过浓而文化层次不高,应该摒弃。而“好习惯,好人生,好过程,好结果;好方法,好效果,好态度,好未来”、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 和班集体一起欢呼的感觉真好!”等蕴含丰富和积极的教育价值而值得提倡。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要形成共识

班级精神不能是班主任的一句话,班级墙壁上的一幅标语,而要让全体班级成员形成共识,变成统一的行动和精神力量,形成师生合力,共谋共建。所以班级精神的确立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把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精神诉求融为一体。例如树德中学高20075班班主任李丹老师见“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到学校做报告后学生很激动,便乘机教育引导学生,从而把 “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李阳老师成功秘诀”的班级共识张贴在教室里。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有特色亮点

要想让学生充分认可班级精神并牢记在心,必须要有亮点和特色。例如,同样是9班,树德中学高20069班提出“无须扬鞭自奋蹄,唯愿攀顶天高”,高20089班提出的是“历久弥新老酒,地久天长重”,高20119班提出“今朝有今朝最”,这些都将班级精神和班号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又例如高20065班的班训是“理想=决不放弃×学习时间+1/2正确方法×学习时间2”,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班主任是物理老师。

4、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有针对性

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根据社会发展、学生现状和班级发展需要针对性地、与时俱进地提出新内容。例如,根据高三后期学生容易浮燥和吃苦精神差的情况,树德中学高200612班提出“坐下来,沉下去”, 11班提出 “听必练、练必实、错必纠、疑必问”,2班提出“抗疲劳,抗烦燥、抗无所作为”,针对性强,很实用。

5、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从观念到行动的跨越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要“认认真真喊口号”,而要“化口号为行动,积过程为效果”。 千万不要把班级文化作为装饰品,而是要以一贯之地去抓,抓三年又何妨!例如树德中学全国优秀教师冯蓉老师每届班主任工作都坚持“成人、成才、成功;正气、才气、大气”的班级核心精神,持之以恒,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效果很好。

6、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有多样化的载体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很多,如班歌、班旗、班徽、黑板报、学习园地、名言警句、心愿条、祝福语、知识窗、聚宝盆、读书角、报夹、博客、网站(网页)、BBS社区、QQ群等。这样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实现了“占领每一个阵地”,把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资与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格”,实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形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成长土壤,我们要主动地、有效地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备注:本文发表于《教育科学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