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最高级的状态:言寡、体勤、心静

标签:
感悟启迪 |
分类: 人生感悟 |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十多年还在原地踏步,而有些人仅仅两三年就青云直上?
打工人个个都渴望步步登高,却少有人去思考背后的逻辑。
实际上,一个人能否成事是有迹可循的。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在职场上顺风顺水的人,身上都有以下三个特征。
01
言寡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在职场上,最忌讳的是什么?
有个回答一针见血:说话不经大脑,只听从自己的心情喜好,轻易向人倾诉。
人是复杂的动物,职场又是争夺利益的场所,关键职位就几个,你永远不知道对你笑脸相迎的同事,为了多吃一口蛋糕,怀着怎样的算计。
也许,你与同事的一次偶然争论,就触碰到某个小团体的利益,一不小心就多了一批敌人;
也许,聚餐畅饮时,你透露了自己的隐私,转头就会被人添油加醋散播出去,让你在公司颜面扫地;
也许,你们在小群聊天时,同事总是疯狂吐槽领导,你为了安慰她附和的几句话,反手就被她掐头去尾截图发给了领导本人。
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无论在哪个单位,无论你实力有多强,最先被踢出局的一定是管不住嘴的人。
小说《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研究生刚毕业就被分到省卫生厅,当时研究生少有,他又被领导看好,本该前途一片光明。
可他的仕途却差点毁在一张嘴上。
过于清高耿直的池大为,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什么话都敢讲。
后来,作为当头炮的他因多次说错话,被告状,被打压,被边缘化很多年。撞得头破血流后,他终于学会了闭嘴,事业也慢慢迎来转机。
多年沉浮,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后,他悟到了一个职场铁律:
“我一辈子的经验就是不要做瞎子,要把事情看清楚,也不能做聋子,该听到的信息要听到,但是要做哑巴,看到了听到了心中有数就行了,可千万别张口说什么。”
人在单位,多说多错。
面对职场的尔虞我诈,寡言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自我保护。
别高估人品,职场多的是撒谎不眨眼,造谣传谣的小人,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他们补充攻击你的弹药。
别高估关系,职场没有树洞,只有黑洞,没有人会为你守口如瓶,话说得越多,职场的路就越难走。
02
体勤
工作多年,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总能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只涨工龄不涨工资,还满嘴埋怨:
“凭什么别人升职加薪,我却只能原地踏步。”
职场确实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事业的高度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表现。
想要拿高薪,想要得到提拔,前提是你要为此付出努力。
《把工作做到位》里讲过一个故事。
三位名校毕业生,通过校招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做管培生。
进入公司后,他们一直干杂活儿,慢慢的有一个人就开始不满,觉得公司大材小用,于是每天都溜到仓库偷懒。
还有一个人,虽没抱怨,但到点就打卡下班,绝不多出一分力。
只有第三个人始终干劲十足,另外两个人笑他太傻。他却无视这些调侃,依旧勤勤恳恳工作,平时还会恶补行业和品牌知识。
轮岗结束后,公司业务调整,第一个人被裁,第二个还是原地踏步。
而干劲足的那个,因业务能力突出,接任了销售主管。
正如《格局》一书中说的那样:
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 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糊弄、不摆烂、不抱怨,踏实做事,运气自会偏向你。
作家杨小米大学刚毕业时,曾在一个三线小城做课程销售。
那时的她对工作极其认真,把课程优惠、机构优势背得烂熟。为了提升签单率,她还主动向同事请教成单经验。
在业绩大幅提升后,她依旧没有懈怠。
在其他同事磨洋工,每个月只打几个电话混日子时,她却每天坚持打100个电话,邀约家长到校。
她还认真做复盘,工作两年光工作复盘和总结就写了100多篇。
正是这种强悍的执行力和自燃力,让她成为校区Top1的销售,工资也水涨船高。
没有好运是空等来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稻盛和夫说:钱的背后是事,把事做到极致钱自然就来了。
凡事多做一步,多想一步,身勤脑勤,才能打造出自己的职业护城河。
你要相信,修炼好自己,你有多专业,就有多特殊。
03
心静
相信大家都有过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者出错的经历。
这时候,越是慌乱越容易让问题恶化。唯有心静下来,才能理清头绪,找到解决方案。
工程师威利·卡瑞尔,有次曾受命安装瓦斯清洁机。
不料机器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些小问题。一向追求完美的他开始担忧机器会出现大故障,使自己名誉受损。
接连好几天,他都为此内耗,工作状态也越来越差。
为了不陷入恶性循环,他逼自己静下来。
然后他冷静地思考,假设机器真的出现故障,最坏的结果是自己被解雇。
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后,他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没想到只做了几次试验,他就找到了机器的问题所在,并迅速完成了修复。
这也是著名的卡瑞尔公式的由来。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有类似处事智慧。
他提到自己遇到突发事件,会先喝口茶,让自己静下来。随后他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现在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我能控制的部分有哪些?
下一步的最小可行动作是什么?
下次工作中遇到棘手的情况时,不要在旧的行为模式里内耗焦虑了。
你也不妨模仿这两位精英的思维方式。
正所谓,心静可通万事理。
让自己安静下来,把内耗的时间用来击破问题,你就会发现很多难题,都是纸老虎。
知乎上有则提问:有哪些值得收藏的职场忠言?有个高赞回答是:永远记住,工作不是游乐园,而是试炼场。
职场即道场,处事即修行。
无论在哪里上班,都请记住:管住嘴巴,眼里有活,稳住心态。
你的状态对了,工作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