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鼓书艺人》:当日子把人逼到绝路,我们靠什么活下去

标签:
感悟启迪 |
分类: 人生感悟 |
当日子把人逼到绝路,我们靠什么活下去
2025高考作文题一公布,老舍的《鼓书艺人》火了。
题中,引用了《鼓书艺人》的一段话: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这里的“他”叫方宝庆,一位很有名气的鼓书艺人。
而孩子们,是方宝庆在逃难途中遇到的小同胞们。
至于为什么“开不了口”,还得从《鼓书艺人》讲起。
《鼓书艺人》,是老舍于1948年间写的长篇小说。
讲述了抗战期间,底层卖艺人的辛酸苦辣,折射出悲苦的众生相。
1938年,一群一群的人从北京、上海,逃往重庆避难。
苦难的岁月里,有人被逼疯、有人被吓傻,也有人舍弃人格尊严,堕落至死。
唯有方宝庆一家,在他的带领下,咬紧牙关,熬到了胜利。
从方宝庆的身上,我深刻地明白:
人在最苦最难的时候,要靠什么活下来?
1
靠忍
小说一开篇,一股热浪夹杂着江水的腥臭,扑面而来。
一艘名为“民生”的白色小江轮,正沿江而下,开往重庆。
船上的烟囱,冒着刺鼻的黑烟,房舱和甲板上,挤满了难民。
连日来的颠簸辛苦,被夏日的暑气一激,让人一个个都成了火药桶子。
一点小事,大家就你推我搡,哭爹喊娘,骂天骂地。
甚至有人,忍无可忍,投江而去,来个“生死由命”。
一片哀嚎中,北平来的方宝庆,却挺适应,还结识了不少朋友。
作为走江湖卖艺的,他什么阵仗没见过。
别说这点事,就比这再难千倍百倍,他也忍得住。
什么路途颠簸,吃不好睡不好,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什么你推我搡,骂骂咧咧,再难缠的人,他都能轻松搞定。
还有这热死人的天气,对习惯了风餐露宿的方宝庆来说,也不在话下。
方宝庆四十岁出头,有妻有女,还有个养女秀莲。
一家子性命他担着,怎能意气用事,说撂挑子就撂挑子。
再说他是个苦命人,苦命人过日子,不靠忍,靠什么?
小时候家里穷,他得忍住饿;跟老师傅学艺,他得忍住打;
自立门户,他得忍住这世间的欺辱、怠慢、威胁、挑衅……
就拿应付那些三教九流来说。
有人见秀莲好看,就来轻薄,拿钱拿势地给方宝庆施压。
方宝庆就算憋了一肚子气,也得陪笑脸说好话,把人哄走。
还有那些地痞军霸,明争暗抢的,你也得忍住,不能硬碰硬。
忍得了生计艰难 ,忍得了人心险恶,方宝庆这才于乱世中活了下来。
老舍先生就曾感慨:
“要强又怎样呢?这个世界并不因为自己要强而公道一些。”
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发牢骚,一碰上不对眼的人,就针锋相对。
受不得一点委屈,遭不得一点罪,看上去“不好惹”,其实是不堪一击。
生活,是个大熔炉,没点韧性,很可能就要被折断,被毁灭。
老话说,人能百忍自无忧。
别那么要强,凡事忍一忍,再苦再难,人也能坚持住。
2
靠熬
小江轮靠岸前,方宝庆看见蜷缩在船舱的一群孩子。
他们都是没了爹妈的孤儿,一个个黑干憔悴,无精打采。
方宝庆心中不忍,却也拿不馒头和肉包子救济;
他想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又难过地开不了口。
各人的命,只能各人熬,熬过去,就活,熬不过去,也没法。
就在他左右为难,哀叹之际,船“哐啷”一声,靠岸了。
上岸后,方宝庆一家暂住在破旧的小旅馆,总算安顿了下来。
但方宝庆一刻也不得歇,他得马上开张,不然全家都得饿死。
他先去拜会了当地的曲艺行当,又茶楼酒馆跑了个遍。
不出一个月,他就在当地最热闹的街上,开了一家书场。
然而,刚唱了没几场,就又来了一波更猛烈的空袭。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浓烟四起,尸横遍野,真个把人吓破了胆。
书场被炸成废墟,方宝庆逃去山里避难,他又一次走投无路了。
“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他在心里狠狠地说,完全没了主意。
相比之下,同为说书艺人的唐四爷就“聪明”得多,熬不住了就不熬。
他先是让女儿琴珠当了“暗门子”,做起皮肉生意;后又倒腾鸦片,一家人也做了瘾君子。
当其他人苦苦熬着的时候,唐四爷一家是来钱又快又逍遥,简直羡煞旁人。
方宝庆的媳妇就眼红得很,也想让养女秀莲去做娼妓。
被方宝庆严词拒绝后,方太太就偷偷把秀莲卖给人当姨太太。
这事,可把方宝庆气坏了,他呵斥道:啥日子熬不过去,你卖人!良心被狗吃了!
他赔了钱,把秀莲救回来,号召全家勒紧裤腰带,吃不饱就少吃,没钱花就不花。
他抱着三弦和大鼓,放下名角的身段,像流浪艺人那般走街串巷,谁出钱就给谁唱一段。
偶然机会下,他碰上一个爱国话剧团,就带着秀莲去剧团里唱,好歹有了点收入和依靠。
而唐四爷一家呢?逍遥日子没过几天,就因为吸鸦片被抓入狱,女儿也成了人人唾骂的荡妇。
一天傍晚,回家路上的方宝庆,看见到处都在修房子,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
他小声嘀咕:才几个月,家园又重建了,真快啊。
是啊,熬着熬着就快了,哪有过不去的坎呢。
老舍先生也曾说:“人要是没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头捡食的鸡有什么区别!”
再绝望、再无助,只要心里还有劲,就能凭借毅力硬挺过来。
跌宕命运里,跪地求饶,自甘堕落,终会滑向深渊,万劫不复;
唯有铁骨铮铮地站着,坚韧的脊梁才能扛住这世间的风雨。
3
靠本事
小说里,老舍用不少笔墨,讲述秀莲的故事。
她命苦得很,是个孤儿,打小被“干爹们”卖来卖去。
个中辛酸,我光是想想,心里就难过得紧。
直到跟了方宝庆,秀莲的日子才稍微好点。
她是唱大鼓的苗子,天生一副好嗓子,人也是百里挑一的俊俏。
而方宝庆也从未苛待过她,对她视如己出,甚至有点娇惯。
秀莲爱美,想买首饰衣服就买,想读书做女学生,方宝庆就给她请老师。
渐渐地,秀莲越发有点“自命不凡”,再不想唱大鼓,就盼着过体面日子。
她趁父亲不注意,私下结交青年军官,被人抛弃后,又委身一个买卖人。
等秀莲怀上那人孩子,方宝庆这才明白,秀莲这孩子管不住了,也有的苦吃了。
果不其然,不等秀莲分娩,那人就走了,临走前还骗光了秀莲所有的私房钱。
这下,挺着大肚子,什么活也干不了的秀莲,彻底没了指望。
关键时刻,又是方宝庆出手相助,接秀莲回家,帮她渡过难关。
经此一事,秀莲像变了个人,舍弃所有幻想,开始扎扎实实地干活、赚钱。
她苦练唱功,把大鼓里最难唱的《大西厢》唱出满堂彩;
她读书学习,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积极参与爱国活动;
她还学着父亲,处理戏园子大大小小的事,也练出八面玲珑的本事。
书里说,只要她不自取毁灭,什么也毁灭不了她。
细细想来,不想被毁灭,所依仗的,还得是自己的本事。
倘若秀莲唱不好戏,什么事也不会做,她怎么可能从那么凄苦的境地里走出来。
方宝庆能帮她,但帮不了一辈子,再找个男人靠,谁又说得准靠不靠得住。
唯有靠自己,靠有本事的自己,才能无论遭遇什么,都能推倒重来。
就像方宝庆,他能一直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全靠他的本事。
他把自己唱成名角,又有余力顾全家人,抗战结束后,还能重返家园。
老舍说,做人呐,千万别灰心。
就算什么都没了,一切都毁了,只要本事还在,就还有希望。
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已悄然远去;而今再读《鼓书艺人》,仍有很强的共鸣。
眼下我们的日子,同样充斥着各种挑战与变数。
工作丢了,有本事的人能江山再起;意外来了,有能耐的人能顺利过关。
别放松对自己的锤炼,你会的东西越多,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多。
身上的本事,是一个个支点,关键时候可撬动命运,迎来转机。
小说里,还有个人,很特别。
他叫孟良,曾是秀莲的老师,也是一位有思想的爱国作家。
抗战结束,一起坐船返乡的途中,他与方宝庆促膝长谈。
他指着江水说:
“你看,那个漩涡里有一条鱼和一只耗子。耗子很快就会死,但鱼会游出漩涡,活下去。”
人生海海,不要去做投机取巧又无本事的耗子,要活成一条灵活的鱼。
该忍的时候忍,该熬的时候熬,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游出命运的漩涡。
强大的生命,从不顺从于苦难,更不会自甘堕落,任由命运摆弄。
只要有咬紧牙关的坚持,奋力抗争的骨气,以及谁也夺不去的本事,便能为人生托底。
《鼓书艺人》的大戏落幕,但我们的人生还在继续。
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人生必将绝处逢生,生生不息。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