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爱”成为“碍”

(2024-11-12 05:54:21)
标签:

感悟

启迪

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不要让“爱”成为“碍”

  当我“抛夫弃子”在台湾艺文界走出点名声时,台湾一家大报的家庭版记者于某个母亲节前对我做了个采访,话题就绕着“抛夫弃子”这个主题打转。

  我说了许许多多,如何将先前以为只要能全天候随伺于儿女身畔,“出力”去照管好他们的起居饮食,“用力”去“带领”、“保护”的育儿方式,改变为“用心”去观察、发掘他们的学习、成长与需要,以“质”的陪伴来取代“量”的做法,以及改变后的育儿法令人惊喜的成效……

  但不管我说什么,那位记者穷追猛打的问题就只有一个——

  你会有“对不起孩子,因为妈妈无法专心一致照顾你的愧疚感吗?”

  问到最后我火气上来了,提高嗓门反问他:

  “你想要从我嘴巴里听到的,就是这句话吗?是的,我对孩子是有愧疚感,而且有很深的愧疚感,你满意了吗?!”

  当我上广播或电视节目接受访谈,主持人也一定会问我:“你会因为自己无法守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你的孩子,而觉得对不起孩子吗?”

  在开放现场电话提问时,甚至会有听众激动地打电话来,对我提出严厉的批评:

  “既然结了婚生了孩子,就该一心一意地为家庭和孩子付出,你怎么可以这样‘不要脸’地替自己做打算!”

  “既然结了婚生了孩子,就该一心一意地为家庭和孩子付出”这句话,如同一句魔咒,捆绑着所有中国母亲的身心,让许许多多因为不同因素,不得不“弃子不顾”去工作的妈妈们,总是怀着对孩子深深的愧疚。

  这种因觉得“对不起孩子”而生出的补偿心理,往往也就成了“娇惯孩子”的最好借口。


来源 新浪亲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