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3856)

标签:
感悟启迪哲理 |
分类: 人生哲理 |

人生哲理(3856)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把握行动,抓住机会。人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等待,做了决定就要立刻行动。行动,是成功的开始。《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中说:“我知道机会溜走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在需要采取行动时,我却在毫无必要地拖延。”凡事制定计划,然后立即行动,拒绝做一个“拖延症患者”。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今天的你,成就未来的你。
把握心态,积极面对。心态,反应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积极的心态,是成功路上的加油站;消极的心态,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接纳积极能量,远离消极因素,才能乐观面对生活。心态影响思想,思想影响行为,而行为决定结果。你用怎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也将怎样对待你。
心理学上有一个杜利奥定律。意思是:“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一个人没有热情,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你对生活的热情高度,决定了生活的精彩程度。
生活,从不会亏待心揣热爱的人,你只管保持热爱,向光而行,自会有水到渠成的惊喜。作家林清玄说:“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岁月的河流最终会流向何处,就看你怎么活,如何过。
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把日子过得烟火升腾。慢慢相遇,慢一点开始,才能被时光温柔以待。保持热爱,一步一脚印,人生自会有万般精彩。拥有好的生活状态,会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往后余生,愿我们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三餐四季,有趣有盼,温暖且从容。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恳,人性之贵莫过于诚信,生活的残缺不要紧,真正残缺的是信念的缺失,真正的缺失是光明的缺失,真正的缺失是希望的缺失。
曾国藩说:“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人生在世,说话做事过于刻薄,只会折损自己的福气。言有所止,语有所戒,留三分余地给别人,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修心即是修行。到了一定年纪,烦闷会随着年龄增长,要学会把精力留给自己。向外修德行,向内修己心,将自己修炼成更好的模样。
《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何为厚德?就是事事替他人着想,时时为对方谋利。厚德之人,积德虽不能立显,但日久天长,必定会后福绵延。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人这一生,听一万句道理,都不如在一件事上磨炼。磨去浮躁的秉性,沉淀平和的内心,做事不急不躁,方能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