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欢乐的木子李空间
欢乐的木子李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491
  • 关注人气:1,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厉害的人:不张扬,不解释,不着急

(2022-11-09 07:08:56)
标签:

感悟

启迪

分类: 人生感悟


真正厉害的人:不张扬,不解释,不着急
阅读数:3398
平和而强大

 

南宋《竟秀亭联》中有这么一句话:“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说的是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能影响自己。


生活不可能不变,但如何做到始终保持一份笃定和淡然,确实需要一番境界。


遇到考验时,如果急于证明、乱了阵脚,可能会让生活一团乱麻,世界纷繁喧嚣,太多名与利、对和错、快与赶,凡事要能做到平和应对,或许人生就会少了许多烦恼和叨扰。


而真正厉害的人,大多是这样内心有着强大认知,平和的人。



01

不张扬


真正厉害的人:不张扬,不解释,不着急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说,一个人,喜欢出头露面,结果并不能显露自己,同样,一个人喜欢自吹自擂,别人未必认为你有功劳。


有些成绩,你希望人人知道,别人却不一定买账;有些事,你希望别人铭记,别人却不一定关心。


与其张扬着告诉别人,不如自己默默努力,该得到的认可终究会来,该得到的关注也一定不会迟到。


看过几次莫言的采访。


作为文坛大佬、诺贝尔奖获得者、畅销书作家外加最懂表达的人,莫言在各大采访中的表现,不了解他的人还真看不出来他是“语言高手”。


就如给自己取得笔名“莫言”一样,莫言老师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张旗鼓宣讲自己的作品,也从不事无巨细地谈自己创作的艰辛,他总是谦虚低调地默默退到幕后,用作品说话。


有次,莫言老师去高校开讲座,主持人长篇大论地介绍莫言老师的作品和名头,介绍完后说:“下面有请莫言老师谈下自己的创作心得。”


莫言说:“主持人说的,就是我想说的。”而后再没多说一句。


按理说,面对着稚嫩的莘莘学子,以莫言老师的成就,大可宣讲一番,可他的克制和不张扬的性情里,却饱含了尊重别人的智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无论自己过的好与不好,成就是高是低,不要急着弄得众人皆知。


不张扬,更多时候是一种极致的修养。


这种修养里,不仅有不打扰别人的品格,更是一种不喧哗的好习惯,更多时候是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谦卑。


要知道,再有本事,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安顿好自己的心,默默的努力,快乐的生活胜过一切因张扬而额外获得的目光。



02

不解释


真正厉害的人:不张扬,不解释,不着急


听过这样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一个人只要表达,就会面临着被误解的可能,这个时候是解释还是不解释呢?


有人认为要解释,毕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本意甚为重要;也有人认为如果别人真要误解,其实解释也徒劳。


确实,就如那句话说:“真正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也不需要解释。”


《惠子相梁》中庄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庄子的原意是讽刺惠子醉心于名利而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而如今再来看庄子巧妙比喻的鹓鶵和猫头鹰,面对猫头鹰充满误解的呵斥,鹓鶵只是轻轻飞过,不解释也不争斗。


这像极了庄子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


不解释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有时更是一种心胸宽大的表现。


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解释不是不作为,更不是傲慢,恰恰是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睿智,懂得立场不同、三观不同不必强求的成熟。


把一切交给时间,公道自在天地间。把用来解释的时间拿来看山、看水、看花,拿来养精蓄锐,丰富自己。



03

不着急


真正厉害的人:不张扬,不解释,不着急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


一味急躁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做事着急,可能会忽略了过程和质量,做人着急,可能会引起误会,招致麻烦。


着急的时候看似加快了进程,实则扰乱了心智,容易坏事。


而唯有沉下心来,一步一步走,反而容易把事情办好。


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95岁高龄时,有记者采访他的养生之道,他缓缓地说:“不着急。”


老先生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做事从不着急,80岁时才开始动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用了近15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举世瞩目的巨著。


对待朋友、家人他也一样,据说有一年,八十多岁的冯老先生和孩子们去动物园,返回时车轮坏了,炎炎烈日下,他一点都不急躁,安静地坐在车内等待,待儿女们求助于过路车辆修好轮子时,他已经等了一个小时。


与其说他把“不着急”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不如说这就是他的处事哲学。


反观如今祈求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甚至去饭店吃个饭都要一分钟上菜的现象,“不着急”似乎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能真正做到“不着急”的人,其实无形中拓展了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因为不着急,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长远的发展,而不至于一夜暴富后又一夜轰塌。


因为不着急,所以有更多的时间修炼打磨自己,而不至于一夜成名后又一秒破功。


因为不着急,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品尝美食和陪伴亲朋,而不至于回过神来却忘记那一餐真正的味道。


也正因为不着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内观自己,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节奏,在人生这场悠长的马拉松中走到最后。


一个人最积极的人生观,或许就是:平和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像那首诗写的那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放下让别人认可的执念,收起那颗急躁的心,把精力投入到更多美好和有意义的事情上,人生才会豁然开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