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育的8句大实话,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应该知道

(2022-10-14 09:12:36)
标签:

感悟

家教

启迪

分类: 家庭教育

关于教育的8句大实话,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应该知道


 关于教育的8句大实话,
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应该知道

来源:|作者:pmo088ebc|发布时间: 2020-11-19|466 次浏览

1.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

这句话有点残酷,但确实是真的。

李敖说得好,铁杵能磨成针,而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不是谁都适合学数理化语数外史地政,都适合在教室里刷题。

通过文化课的考试实现人生阶层的跃升,这个途径注定只属于一部分人。

望子成龙是对的,但龙生九子,还各不相同,我们普通人生出来的孩子,当然也是各种各样。

把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在高考的赛道上,其实是一个误区。

2.天分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据说爱迪生那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后面还有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有时候孩子成绩不好,真不是因为他不努力。

过目不忘的人是存在的,你一段课文还没有背会,他已经背完了全篇。

逻辑思维出众的人也是存在的,你一个公式还没弄明白,他已经能举一反三。

人家的天分,你可能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一个智商的下限,低于那个下限,再努力都达不到人家的高度。

3.学习成绩和人生成就并不完全成正比。

值得欣慰的是,不是每个青史留名的人都是学霸,也不是每个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是学霸。

学习成绩代表的是一个人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使用归纳整理等能力,在高考的竞争中,这是全部,但在人生的竞争中,这只是一部分。

良好的智商当然有助于人生的成功,但高的情商、逆商同样是重要条件。

人生越往后走,拼的越是综合实力。

只要你别的方面突出,脱颖而出的机会照样多得是。

4.老师的作用是培养而不是塑造。

老师并不能决定谁学习好谁学习坏,决定谁成为什么。

同一个老师教的同一个班里的学生,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什么水平的都有。

老师只是一个园丁,学生最终能长成什么,要看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你是玫瑰的种子,不可能长成牡丹,你是狗尾巴花,必然不会长成丁香。

老师的作用是悉心培养,浇水施肥,让所有的花都茁壮成长。

教育的作用在于,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5.谁家的孩子像谁。

和家长见个面,你会发现不仅是长相,从脾气秉性到一些小动作,孩子都和家长一模一样。

这一部分来自于基因的遗传,一部分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熏陶。

至少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上看不到多少老师的痕迹,却能百分之百看到家长的影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耳濡目染是最重要的教育,想让孩子成人,自己先得注意。

如果孩子的成长不遂人意,别质问老师,先反思自己。

6.孩子的学习谁都指望不上。

学习不是求人办事,有熟人就容易,而且官越大越好。认识校长没用,认识教育局长也没用,认识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还是没用。

当然,成绩不好,寄希望于补课,也没用。

想想看,在学校一个星期没有把知识学懂,可能靠周末学懂么?一个学期没学懂,可能一个寒假或暑假学懂么?

最起作用的还是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现在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指望花点钱找人帮忙,希望基本都会落空。

7.所有的爱好都需要从娃娃抓起。

别相信什么孩子的童年要快乐成长一类的话,正常的童年,怎么过都是快乐的。

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不学天天玩,或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快乐。

很多事,对于很多人来讲,小时候错过了,可能就一辈子错过了。

尽自己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学尽量多的东西,培养尽量多的爱好,接触尽量多的新鲜事物,能让他一辈子受益。

8.离劝你不读书的人远点。

改变命运的途径有千万条,但读书永远是最好的一条。

不管你是不是读书的料,天分如何,在求学阶段都必须要把该读的书读完,而且尽量读好。这是你这一生做任何事情的基础。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读书改变命运,因为人家就出生在罗马,不改变就是成功。

但你不行,你需要改变。

更何况,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这本身就是一种的历练。

记住,如果有人劝你不要读书,说读书无用,那么这个人不是傻,就是坏,一定要离他远点儿。


来源 璇紫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