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3507)

标签:
感悟启迪哲理 |
分类: 人生哲理 |

人生哲理(3507)
转载摘录 妮子 雷瑊君及新浪微博
很喜欢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那就是聚焦在当下,专注在当下。当你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的事情上,不把注意力消耗在外在干扰上,自然就能活出自律,活出闪亮人生。
《格言联璧》有言:“必有容,德乃大。”心能容下多少人、多少事,就能走多宽的路。用广阔的胸襟,悦纳世间万物,既是善待他人,也是成全自己。心若计较,事事都有怨言;心若包容,时时都是春天。
有句话说:“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变幻莫测的事。这些人,有人让你欢喜,有人让你忧愁;这些事,有的给你阅历,有的给你磨难。真正厉害的人,身处变乱,面对得失,波澜不惊。以平常心对无常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心灵的最高品级。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哪怕世事纷纷扰扰,你自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从容;哪怕岁月不堪回首,你自有“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洒脱;哪怕人生起伏跌宕,你自有“笑观月圆日,淡看月缺时”的豁达。
明代文人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意思是说,凡是有敬畏心的人,必定立身端正,说话有尺,行事有度。我们一生,都活在规则之中,有明文规定,也有约定俗成。有敬畏心,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方可行稳致远。即便是偶尔做了出格的事情,也不会出现太大的过失。相反,如果心无敬畏,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做得出来,迟早会招致祸患。
《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若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就容易栽跟斗。常怀一颗谦卑的心,才能从中受益,成就更好的自己。人生一世,无论贫富贵贱,别高估自己,也别看轻别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完善自己的过程,永无穷尽。上善若水,人就应该像水一般,谦卑自守,方能抵达至善至美的境界。与人相处时,也要放低姿态,谦卑虚心,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待人的态度,也是处世的原则。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懂得感恩,才能拥抱温暖。有人对你好,是因为那人心地善良;有人帮助你,是因为那人重情重义。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心存感恩,记住别人的恩情。哪怕不能及时报答,也要始终铭记于心。
林则徐有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要有包容心,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有包容心的人,不会斤斤计较,懂得笑着让步,活得通透洒脱。有包容心的人,会为别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察人之难,谅人之过。有包容心的人,懂得宽容友爱,没有看不顺眼的人和事,跟谁都有好人缘。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你若知足感恩多一点,烦心的事就少了一点。你若平和包容多一点,抱怨的事就少了一点。正如丰子恺说的: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的目光。你的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的心态。所以,人到中年,做一个越来越包容的人,好生活源于好心态。
人到中年,拼的是扛事能力,拼的是自愈能力。每个人的中年都是一场兵荒马乱。所以,保持情绪稳定,是一个能扛事儿中年人的必修课。
前一篇: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