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一种对生活的领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标签:
感悟启迪 |
分类: 人生感悟 |
沉默,不是不问世事,而是守心静笃。
在安静中,体会尘世的精美;在沉默中,领略婆娑的禅意。
一个懂沉默的人,一定是会享受安静的人,见过繁华落幕,千帆过尽,心情如水,心宽似海。
三毛说:当你学会了装傻,懂得了扮哑,突然间就会发现,心知肚明的事,其实不必言说。言不由衷的人,也没有必要去拆穿。不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不在自己的心中强求别人。
沉默,是一种对生活的领悟。
俗话说,言多必失。很多时候,沉默不想说话,冷漠地看着那些阿谀奉承,激烈争辩,虚伪举动,没有了愤世嫉俗,没有了年少轻狂,都说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细细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经历之后对世事的领悟。
人生路上,经历了真真假假的人和事,欢喜与悲伤,五味俱全,也就逐渐明白,每一个生命注定逃不过来自内心的孤独,苦自己消化,伤自己治愈,生活的苦,生活的累,只能自知。
以前,被人误会,会忙不迭地给人解释;现在,已经懒得去争辩解释了,只是用无言的沉默回击。
在时间的长河里洗涤之后,就会对很多人和事,选择沉默以待,这是看清了人情世故的结果。有些话说与不说都一样,不如不说;有些人见与不见都会失去,不如不见,经历多了,越来越发现沉默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精简,也是一种无声地面对与坚强。
所谓的沉默是金,不是不想说,只是说了又能怎样?
中年人的沉默,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领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懂得慢慢回归生命的简洁,少一些伪装,多一点内心的清爽,很多话,听听就好,不争辩,不解释 ,不吵闹,输赢不在乎,强弱无所谓。
沉默,是一种无言的淡然,更是一种丰富的安静,用沉默掩去了愤愤不平,少了一些恶语中伤,多了一份宽容与理解,不开心的事,一笑而过。
人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凡事看透不如看淡,自有落花成意,流水成诗,做好自我,守好本心,那些沉默增加了生命的厚重,成为了内心不动声色的力量,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
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极致的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慢慢的,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很多,怕给人增添麻烦,更怕委屈和痛苦被人当作笑话,那些堆积的心里话,成了沉默的冰山;心里很多的话,全部被隐忍覆盖,不再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肆意表达,因为知道了,自己的苦,没有谁真的在乎,也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唯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疏理白天的情绪,释放内心的委屈。
只有当人成熟了,才会明白他人只是生命的旁观者,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看清了一些人,明白就好,不再说破;看清了一些事,清醒就好,不再深究,生活有时候,真是无所谓原谅不原谅,放下了,就解脱了,沉默了,就成熟了,纵然心伤,也只是安静地疗伤,不再诉说,也不再肆意轻狂,而是不动声色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当你习惯了一个人沉默,对一些事情就懒得去辩解,对一些人也就懒得去计较。生活的艰辛,让很多人自顾不暇,一些浅薄的感情又能维持多久呢?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只是灵光一现,最后还是各奔东西。
中年人生路上,终会明白,朋友不是你低到尘埃里就可以拥有的,而是,怀有一颗淡然随缘的心,缘来惜缘,缘去随缘,才可洒脱自在。
这世界更多的还是平凡的人,明了自己的平凡,明晰世道人心,沉默低调,做本真的自己。
走很久的路,你终会看清生活的一些真相,知道保持沉默,才可以带来宁静与安然,多思考,少说话,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技巧,亦为人生的至理名言,体现着一个人的底气和修养。
古语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懂得沉默
,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修养。
知人不评,是生而为人的善良,懂得沉默,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在云淡风轻的背后,谁人不是人世沧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很多自己的认知里无法理解的事,总是轻易对别人的语言,行为加以评价,评头论足,但是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你评价的事情,正藏着别人的辛酸,如果你不了解,就应该闭嘴,因为你也不知道别人正在经历着什么,或者曾经经历过什么。
别人的话,听听就罢,不说,不问,不掺和,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刻意中伤你,也不必反唇相讥,暴跳如雷。生活的烦恼需要自己默默地消化,很多伤痛需要自己去治愈,沉默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体谅世事,大度从容。
人生路上,时常会遇到不同的意见,争得面红耳赤,扯破了面子也伤了里子,其实,止辩莫若无辩,保持沉默,既是宽阔的胸襟,又是包容仁爱的气度。
真正强大的人,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让别人能够心甘情愿地听取自己的意见建议,而不是做个聒噪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干扰。
沉默的修养,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态度,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慧心禅理,与喧嚣热闹的夸夸其谈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与人争的沉默,是成熟和智慧的表现,是静观其变的智慧,是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
是非日日有,不争自然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