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2022-03-23 05:38:46)
标签:

感悟

教育

启迪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阅读数:22280
来自专栏:育儿路上“阻碍”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共330篇a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俗话说“三岁看大”,这句话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曾指出: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大脑发育关键时期,甚至会决定人一生的智力水平。

 

0~3岁是孩子多项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会经历口腔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四个敏感期。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图片源自网络)

 

每个敏感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一旦消失,不会再来。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会让孩子的某些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抓住这4个敏感期,并给予适当的满足和理解,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意义非凡。

 

 

1、口腔敏感期

处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会有一个表现就是经常把手放进嘴巴里,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手上会带有细菌就去阻止孩子。如果宝妈这样做的话反而会给孩子留下一些心理隐患。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等到孩子再长大一点,度过了口腔敏感期,孩子就不会再用嘴啃除了食物之外的东西了。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图片源自网络)

 

家长这样做

 不要干涉宝宝吃手,尽量不要给孩子戴上手套。
 

 

 各种玩具和用品,宝宝想咬就咬,大人不要阻拦,确保材质安全,经常用水冲洗保持卫生即可。

 

 宝宝吃到危险、不卫生的东西时避免用抢夺、批评的方式制止,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手部敏感期

和孩子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就是手部敏感期。孩子在手部敏感期时喜欢用手扔玩具,看到小窟窿就喜欢用小手抠,用手不断地去触摸周围的物品。

 

这阶段的孩子会表现得非常活泼好动,“搞破坏”的能力也是很强的,这是孩子正在度过手部敏感期。

 

家长这样做

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孩子去发掘更多的肢体动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和孩子做游戏,使孩子的身体肌肉得到训练。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图片源自网络)

 

 

3、语言敏感期

研究发现,语言功能区优先在大脑左半球发育,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时期。

 

语言敏感期的几个阶段

语言的吸收期(0-2.5岁) :从咿呀学语到开始模仿,孩子对各种声音感兴趣,像海绵一样吸收环境里的各种语言。通过观察成人的嘴形来获得语言、语调和节奏;

 

语言的爆发期(2.5-4岁) :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说,不断地重复模仿大人的话;

 

自我语言期(3-4岁):喜欢自言自语,自己讲故事,爱说悄悄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语言与思维脱节期(3-4岁) :语言的储备跟不上他们思维的发展速度,容易有点小结巴;

 

诅咒语言的敏感期(3-4岁) :喜欢说脏话或者诅咒,通过这些语言来体验语言带来的力量。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图片源自网络)

 

语言敏感期,家长这样做就对了:

 多跟孩子说话,多讲故事,多给语言刺激和鼓励,累积自然会有质变。

 

 避免总是简单地重复孩子的话,要扩充他们说句子的能力。

 

 对说话晚的孩子不要过度讨论、嫌弃,否则只会加重孩子负担。

 

 

4、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在一岁到三岁之间会出现一个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能认识到自己跟外界的区别,能够有意识的区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界限,也开始着重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还意识到有哪一些行为是可以由自己来决定的,有非常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还不愿意去分享。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这是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与自私的品质是没有关系的。

 

“三岁看大”,抓住这四个敏感期,宝宝将来更出色

(图片源自网络)

 

家长这样做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环境。刚开始可以邀请一两个小朋友到家里,家长在旁边看着,在出现攻击性行为前,再去制止。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个敏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