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三种叙述、三种故事、三种颜色、三种境界

(2014-08-24 12:07:27)
标签:

色彩学

张艺谋英雄

人物arc

境界

分类: 那些电影教我的事

重看一遍英雄,看到了初次观看年轻气盛时没有发现的那些隐晦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艺术的鉴赏力也变的更高了。英雄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司空见惯的刺秦,在这里演绎了另一种版本,这不是荆轲式的失败,而是慷慨赴义,但呈现的,却用了三种叙述,讲述了三种故事,如果可以给电影换一个名字,我想,应该可以用《剑的故事》吧,剑客有三种境界,而这三个故事用了三种颜色,映现的是张导的三种境界。

 

故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刺客得到召见后向秦王编了一个故事,但秦王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对他说了另一个猜测的故事,刺客听完之后虽然惊讶,但指出了秦王猜测的不对之处,讲述了第三个故事——也就是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拍摄方式,全部的故事实际上只发生在大殿上的一段半个时辰内的对话。两人对话叙述了三个片段的故事。整部电影除了群众演员之外,演员只有李连杰、陈道明、甄子丹、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6个顶级华人影星。这与土拨鼠之日那种重复循环不同,和巴别塔那种平行的三个故事不同,是一种拨开乌云见明月式的侦探推理情节。当故事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全部升华,到了最后的天下大义时到达顶点,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第一个故事,是刺客无名自己想好编造的故事。故事中所有的人都身着红色,无名用缓缓的语气,道出秦军每到一地均已弓箭开道,死伤无数,他借用老夫子之声,道出赵国虽可灭,但赵国字(魂)不灭的内心。红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夸张的叙述情绪反映出无名心中的躁动。正是这种躁动,让秦王看出了破绽——杀气,让秦王前面放着的5排燃灯灯焰倒行,但秦王依然保持镇定,缓缓的说出了无名故事中的破绽。

 

第二个故事,是秦王以自己年轻时与残剑“一面之缘”后对残剑人格的赞赏。故事所有人都是蓝色的,是秦王英雄惜英雄时所想象的完美的残剑飞雪之间的胸襟,二人为刺秦而牺牲,挑出了无名故事中两人心怀狭隘的破绽。蓝色的故事包含了牺牲、平稳、镇定,象征着残剑与飞雪真实的爱情故事的伟大,而这种惺惺相惜的情绪真实的流露在秦王注视残剑兵器的时候。但,秦王也看错了一个人——残剑的胸襟。

 

第三个故事,是无名见秦王既已识破其目的,但低看了大侠残剑的民族大义而讲述的,也就是最终真实的故事。故事所有的人都是白色的,白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残剑所拥有的纯洁胸襟,是限于仇恨的小我者所不能理解的大义。“一个人的痛苦,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到天下,也不再是仇恨”。当无名对秦王如此道出时,已象征着无名恢复理智,用客观的眼睛来看待整个过程,也激起了他内心对此次刺秦的犹豫和挣扎。

 

无名内心所挣扎的,正是民族大义与个人仇恨之间的较量。这种较量呈现出了3种境界,导演借用秦王之口,讲述了这三种境界。也将自己的三种境界暗含在影片中残剑的人格的弧度变化之上。

 

第一种境界,是人剑合一,人是剑,剑亦是人,手中寸草,也是利器。片中上殿之前混迹于江湖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剑在无名之手,便是杀人利器。而张艺谋呈现的红色故事片段,亦想呼应这一种境界:残剑心胸狭隘,争风吃醋。

 

第二种境界,是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赤手空拳可杀敌于百步外。片中上殿与秦王问对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即便全身不带任何利器,亦可夺剑伤人于十步之内。而张艺谋呈现的蓝色故事片段,则是想呼应这一种境界:秦王眼中对残剑的印象描述,这是一个大胸襟的侠者,这是一个甘愿为义牺牲的勇者。

 

第三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片中与秦王问对后说出真实故事后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此刻的无名实际上已经放下民族仇恨,在得到秦王的承诺之后,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秦王的生命,这是一种继承了残剑以天下为重的大侠观,无名之死,是为天下大同。张艺谋最终呈现的白色片段,正是想传达这一种境界:残剑虽与秦王素昧平生,生死之敌。但他却看到了更高的意境,对飞雪“就算伤我,我还会阻拦”,在无名临行之际,送了他2个字——

 

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