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京杂记》读后

(2023-01-12 14:55:33)


最近读完中华经典名著《西京杂记》。这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西京杂记》便是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奇书。

《西京杂记》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当今版本有两种署名方法:刘歆撰,葛洪集。我情愿相信刘歆在考校班固所著《汉书》发现洪家所藏《汉书》中有大约二万字未被采用,葛洪将其抄录编辑为《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的内容非常“杂”,杂记西汉故实和逸闻。读过有几点印象深刻。

第一,《西京杂记》中有些记载非常准确,举一例说明。在“萧相国营未央宫”项下,准确记录了汉高祖七年萧何营造未央宫周围长度“二十二里九十步五尺”比其他典籍文献记载更准确,与当今考古发掘时实际测量数据基本吻合。书中详细记载了街道周回、台殿、宫池、假山和宫门的数量。

第二,《西京杂记》完整具体地记载了汉代典章制度。例如在“大驾骑乘数”项下记载皇帝出巡的大驾卤簿,简略而清晰地描述皇帝出行的车驾、仪仗等规制,从中可一窥汉代帝王雄武浩荡的天子威仪。非常有趣的是,那时就有“象车,鼓吹十三人,中道。”,《晋书》中曰“象车,汉卤簿最在前。”。联想起在展览中看到的清代皇帝在北京去天坛祭天的《大驾卤簿图》,应该是沿袭旧制的。再例如在“送葬用珠襦玉匣”项下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这里所说的珠襦玉匣即金缕玉衣,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最轰动的就是河北满城汉墓刘胜的金缕玉衣,用玉2498片,金丝重1100克。

第三,《西京杂记》大量记载了汉代宫廷的奢靡生活,宫殿宏大精美、陈设豪华,满园奇花异果、奇珍异宝。记录了玳瑁床、象牙簟(席)、玉虎子(尿壶)、珊瑚树高丈二等等。但最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制作这些器物的工匠,就有“巧工丁缓”项下记载他制作了常满灯、卧褥香炉、九层博山香炉、七轮扇,有些器物与河北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文物相印证。

第四,《西京杂记》中大量记载了当时所见的动植物,书中记录的动植物名称多达千种。举例说明:书中提到植物罗勒、荔枝,有些与现代名称不同如:椑(柿)、枞(冷杉)、林檎(沙果)、楔(樱桃)、檟(楸)、五柞树(冬青)、蹲鸱(芋头)。书中提到许多动物如:鲛(海鲨)、鵩(山鸮)、兕(犀牛),也都令我啧啧称奇。

当然,《西京杂记》作为笔记小说,汇集趣闻杂说,游走于正史与野史之间、真实与传说混同,也有许多诸如“高祖斩蛇剑”、“雷火燃木得蛟龙骨”、“腾公葬地”等显然是讹传的文字,我们也不必苛求。据统计,《四库全书》的正文及注释中提及《西京杂记》超过五千次,《西京杂记》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有空不妨找来一睹为快。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国号“汉”至今已经过去2200多年了,读起这些文字,我们并不觉得陌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断,令人感慨自豪。

                                                                江耘   2023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手绘兔年台历
后一篇:新春祝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