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彩色兵马俑

我在老同学群里发帖“去看彩色兵马俑”,立刻得到响应。
首都博物馆最近展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我国馆藏文物数量巨大、价值非凡,是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的馆藏文物保护走过了从传统到科学、从零散到规模、从合作到共赢的历程,在文物价值科学认知和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诸多成果。这次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科研成果与代表性作品,举办本次展览,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全过程,突出展示近十五年的最新成果。
首都博物馆参展的是“伯椃虘簋”是北京通县物资回收公司收购的西周铜簋,残缺严重,后找回一些残片,全器得以复原(椃音豪)。故宫博物院参展的是“蒋懋德山水图贴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送展的是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二号坑出土的彩绘绿面跪射俑和紫衣御手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陕西省西安秦始皇帝陵K0007赔葬坑出土秦“彩绘青铜仙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送来的陕西西安唐公主“李倕冠”。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舆”(复原件)。
我感兴趣的有老官山汉墓医简。是成都地铁施工中发掘出土的,这批竹简长期处于饱水状态,残损糟朽,字迹漫漶,整体提取。采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经脱色、复型、脱水、整理,释读文字近20000个。其中有部分内容为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简要说一说彩色兵马俑。出土时兵马俑表面是有彩绘的,但在数分钟之内就被氧化为灰色。分析得知,兵马俑彩绘底色为生漆,表面颜料主要有红(朱砂,铅丹)、绿(石绿)、蓝(石青)、紫(紫色硅酸铜钡)、黄(密陀僧)、黑(炭黑)、白(磷灰石,铅白)等,多为天然矿物质材料。其中的紫色硅酸铜钡和铅白、铅丹均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考古人员对兵马俑表面彩绘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即抗皱剂(聚乙二醇)和加固剂(聚氯酯乳液)联合处理抗皱缩;单体甲基丙烯酸乙基脂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兵马俑在地下埋藏千年,又经过项羽大军火烧,已经损毁严重。从网上找到考古现场的照片,发掘出的彩色兵马俑不多,有些颜色是比较鲜艳的。那些颜色完美的是理想的复原样貌。今天展览中看到的颜色远没有那么好看,我们只能在脑海里想象那壮观的五彩地下军阵,感叹中华祖先的杰出智慧。


关于“贴落”也罗嗦几句。贴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装潢方式,四边镶绫边,直接裱糊于墙壁上,尺幅大,称为“纸质壁画”,也可以理解为定制手绘壁纸。故宫明清时期的贴落尚有实物保存。这次展出的是清乾隆花园内倦勤斋符望阁墙上的贴落。退休养老的乾隆帝在这里颐养天年。后代曾改造此处,将这幅“蒋懋德山水图”揭下存放,图画断裂损毁严重。经过故宫“文物医院”工作人员精心的修复,我们才能一睹这幅200多岁古画的真容,其难度不言而喻。北京日报有详细介绍,标题为《唤醒》。
参观后,老同学聚餐神聊,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