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山大玉海身世及其他

位于北海公园团城内承光殿前庭院中的玉瓮亭,是一座蓝顶白玉石亭,亭中的石莲花座上有一个大玉瓮,该瓮以"渎山大玉海"闻名。大玉瓮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工匠利用玉石的自然凹凸和深浅的斑纹而在外壁上雕刻出鱼兽腾云驾雾般出没于波涛之中的生动形象。大玉瓮起先置于琼华岛广寒殿中,后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里 ,为道士作菜瓮用。清乾隆帝得知后,用重金将其收回,乾隆十年(1745)在团城承光殿前专建玉瓮亭珍藏至今。最近,对渎山大玉海的身世研究有了最新成果。材质为独山玉(以前认为是新疆和田玉);容积为0.722立方米。排除了为宋金遗物的可能,蒙元雕刻、清代修琢。玉瓮亭中的大玉瓮是蒙元年代雕刻;底座是清乾隆年代制作。现在玉瓮亭设有玻璃罩,拍摄大玉瓮不清楚,选一网上照片。

学习相关知识,有以下收获:
第一,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据拷和氏璧就是独玉,最后被秦始皇做成玉玺。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大宴群臣,乃命玉雕名匠琢成了盛酒的“渎山大玉海”。
玉瓮歌
昔夏有德声教讫,九牧贡金来魏阙。
铸鼎象物备神奸,山泽遍逮遗海物。
化工为鉴敷土心,蓝田日暖露山骨。
工倕缩手不敢斲,乃借刚斧来月窟。
含形内虚象海德,葆苞元气洞芒芴。
骇波涾湤回迤涎,惊澜灙漭涌瀄汨。
习坎有孚坤厚载,魄渊朝夕轮出没。
浮黍几粒见三山,泰华安能诩昂屹。
何奇不有怪不储,汤汤漻郁呵。
驾山之鳌横海鲸,天吴蝄象纷恍歘。
元螭紫贝朱鳖鼍,肥遗蟕蠵蟛蜞蚏。
赤龙焚蕴修鼋浮,苍虬揵鳍海马哭。
鳙鮨魜鲲鲕鳀,魼鳎鲿鲨鳜。
珊瑚玳瑁鲛人珠,孕珍产瑰宏泱郁。
用协上下承天庥,重逾九鼎光朝黻。
千秋法物昭灵奇,歊云吐景镇溟渤。
匪同器宝乃待人,方周大训楚《梼杌》。
琼斝绣簋吁奇淫,商彝晋铎埋蓬蔚。
琼岛春阴万景全,广寒高殿青云拂。
倒茄下垂红狎猎,沉香横泥气蓬勃。
从臣敬献南山颂,樽拟白兽颁章韨。
存亡蜃市阅荆凡,谷陵秦项纷遗仡。
金露秋风忆桂香,悽傍山人煨榾柮。
五陵年少重金刀,谁从兰若寻荒碣。
惜乎古器就湮灭,有如献壁连遭刖。
刮苔涤垢露光晶,天然岂用施劘劂。
波臣水族群躨跜,夏奡秦丁难挠抇。
承光相望接堆云,人有怀归物岂不。
信哉安得如汝寿,汉京铜仙应愧艴。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
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
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
五山之珍伴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
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
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
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
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
第三,元代玉瓮原配底座现存北京法源寺内。当年乾隆皇帝从真武庙收回大玉海,没有带着底座。工匠用汉白玉仿渎山大玉海制成一件大石瓮,一并留给真武庙。1979年重修北京法源寺时移至法源寺毗卢殿前。现在清乾隆年制大石瓮种植莲花;有个双层底座,为元朝大玉海原配。前天专门去了一趟法源寺,仔细观看了它。双层石座连为一体,东西略长、南北略短,成八角状。石座大约也是汉白玉一类的石料,上层损毁较严重,下层保存更好些。石座台面上浅浮雕海水纹和神兽,立面两端是花朵装饰、中间是神兽海水纹。雕刻非常精美,可惜时间磨损有些已经看不出雕的是什么了,应该有龙、象、金蟾、海马、螃蟹等。大石翁雕刻海水纹和瑞兽,从正北顺时针转分别是草龙、海猪、划船人、麒麟、鱼化龙、羊、金蟾、海马。大石瓮的雕刻和底座的雕刻相比粗糙很多,龙爪只有四个,而且不是真正的龙,用的是草龙和有鱼尾巴的鱼化龙。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石瓮是民间用的,大玉海是皇家使用的。这次是专程观看,为大石瓮拍摄了各个角度的照片,选两张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