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2013-06-24 17:42:26)
标签:

文化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为清初所建的喇嘛庙。清代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王府。康熙三十三年改建成喇嘛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大殿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檐共3层,为建筑式中少见。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后,普渡寺地区自然形成一个高密度居民区,普渡寺大殿变成了学校的教室和仓库,普渡寺破损严重。前些年普渡寺的修缮引起了许多部门和人士的关注,完全按照古建传统工艺及文物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在维修时要首先使用旧建筑构件,只有当旧件缺损、数量不够时才用仿制的新件代替。现在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我从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向北走,经过皇史宬再向北,找到普渡寺前巷。发现这一片归东华门地区,四合院成片改造,安静整洁,只是不知道这里原来的老住户都搬到什么地方去了。普渡寺山门较周围房屋大约高出一层楼,要上三四十阶台阶。现在只留下普渡寺大殿和山门两座建筑,东西配殿都没有恢复。山门西侧遗留部分建筑材料,还有一块重修说明的石碑。两侧广种花草树木,有人在里面大声咏经“嘛尼嘛嘛吽”(这样写不知道对不对),还有人在习武。这天没有佛事活动,大殿不开放,无缘参观。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从普渡寺出来,继续向北走到北池子大街,去找凝和庙。凝和庙俗称云神庙,故宫外八庙之一。庙宇建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祀云神,以云雾可凝结为水而得名“凝和庙”。民国时期,改为北平市第四十三小学,现为北池子小学使用。经过和学校门房交涉,我保证不出声、只在门口张望、不拍照,他破例让我走进校门。可以看出前殿、正殿、后殿三重建筑,照壁、钟鼓楼都不见了。前殿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正殿黄琉璃筒瓦绿剪边,后殿黄琉璃筒瓦绿剪边,皇家寺庙气派。想起自己在女三中(帝王庙)读书的情景,觉得眼前的小学也很亲切。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再向北,北池子大街快到头了,找到了宣仁庙。宣仁庙位于东城北池子大街2号,俗称风神庙。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以祀风神。前殿祀风伯,后殿祀八风神。它与位于其南、并排而坐的凝和庙(俗称云神庙),与位于紫禁城西侧、北长街大街路西的昭显庙(俗称雷神庙),与位于中南海紫光阁北面的时应宫(现已无存,宫内供奉龙神),合并为清代皇城祈雨庙。今天宣仁庙已经进行全面整修,只是不知道是被什么单位占据,从不开放,无法进入,只能从外面拍几张照片。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上的三座寺庙

                                                                 江耘 6-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