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2019-01-28 11:28:08)安 康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中 期 报 告
课题批准号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课题名称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 时
地
主
评议专家专家:程时明
蔡成文 欧阳雪琴(学校课题负责人,高级教师)
参加课题人员:校长
课题组成员:王青君
学校理化教研组教师
|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召开课题开题会,进行课题研究任务分解,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确定“<<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 (3)课题研究前期,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关于微课知识的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分析的撰写工作。 (4)课题研究前期,结合教学实际深入组织课题研究教师学习微课相关理论,细化课题要求,从小处着手,挖掘资源。使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5)由课题负责人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组织课题研究成员走出校门去学习,提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论素养。
(7)每一个月开展了一次跟课题有关的跟进督导活动,按照研究计划按时开展研究工作。我们把每月月末周五下午作为课题研究与讨论交流的专门时间,并在在课题QQ群里按时进行课题交流讨论。在每次的交流会上,首先由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近期进展情况,各成员汇报近期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8)微课、论文、教学设计、反思、课例资料收集。 进行阶段性反思,录制微课、撰写教学案例,微课论文,整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搜集、整理、分类相关数据与资料。目前已经搜集检索、整理与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论文3篇,教学案例(包括微课教学设计、反思)7个,录制微课15个,课堂实录2节。课题组的教师利用微课在课堂中运用上各级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共5人,目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
|
2、主要创新点 (1)应用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翻转课堂进行实践研究,解决了初中物理课堂时间不足,师生资源共享的问题,利于学生获得先知。
(2)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深度学习。用微课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 (3)针对农村住校生,不利于每天在家利用微课学的情况,课题研究组讨论研究总结出:1、利用每天下午晚自习前20分钟集体组织学习微课;2、建立各年级、班级QQ群,利用周末时间,对下周要学习的新课,或复习的旧知利用微课学习。 (4)针对周末利用微课学习情况,课代表进行统计整理,反馈给代课教师,使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教学。 2、存在问题 (1)自己对主持课题研究方面经验不足,对课题的选题,理解不够合理,有点空、大,研究面较广。 (2)自己对课题研究方面没有充分的经验,需要专家的引领,需要务实地思虑和大胆地实践,面对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需要排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课题任务。 (3)成员包括白河县城关初中、旬阳县城关一中、紫阳汉王初级中学、白河宋家初中、双丰初中等三县多个城乡学校,地域较为分散,距离相对较远,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集中不便,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和群会议。
(4)由于课题组教师多为教学一线,分居散、课业负担较重,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的次数, (5)由于课题组教师所在的校情不同,导致部分学校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时难度大,展开缓慢。如:农村学校住校多,学生无通过QQ群学习微课的设备问题、由于学生热衷于玩手机、电脑,导致学校、老师、家长严禁接触手机、和电脑,给教师对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带来不便。
(6)课题研究成果应用转化的意识不够强,微课录制、使用教学反思、论文撰写、利用微课教学课堂实录,使用策略数量不足,有待后期加大力度研究
|
3、
(1)加强微课理论学习,寻找课题研究宝典。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为了提升课题教师科研能力,为了确保课题实验的成功实施,课题组要求课题研究老师认真学习与微课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2)结合课题任务分工,驱使课题创新研究。 根据<<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的任务分工,从多方位,进一步落实课题创新研究。
(3)及时交流研讨, 以工作坊和QQ群为交流研讨的平台,及时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上传平台,以便于大家研究讨论,共享智慧,集思广益。 (4)落实实践研究,展开课例研讨。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策略,微课的应用必学运用于实践,体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性,课题组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发挥微课的应有作用。 (5)及时反馈总结,撰写心得反思。 课题组所有成员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自己的实验心得。 (6)分类收集资料,整理装订成册。 对于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我们主要有书面材料的收集和网络收集。书面材料的收集包括课题研究计划、总结,教学设计、教师撰写的论文、教育叙事案例、课件、微课光盘等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类入盒,整理书面材料,装订成册。
参研教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制作微课集、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总结实验经验、整理收集相关的教研论文。形成可信性书面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形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负责人签名:李耀军
|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3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的显性成果 1、收集论文5篇。 李耀军:论文《感悟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徐悟:论文《利用本土资源
王高团:论文《利用微课激发初中学生物理兴趣》 黄叙涛:论文《物理实验教学课堂几点看法》获县级一等奖。 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和课件三位一体)十六章。 苏科版初中八九年级物理教材共十八章,已收集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和课件三位一体)十六章。 2、微课录制11节。 李耀军:《飞机的升力》和。 宋世林:《串联分压的规律》和《光的反射》 王青君:《磁现象磁场》和《浮力的计算》 徐甜甜:《物态变化复习》和《内能》、《热机》 张朝全:《卧室灯》和《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及应用》 3、收集微课共计27节(网络平台下载) 4、微课教学设计 11节 李耀军:飞机的升力
徐 张朝全: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及应用 王高团:《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 宋世林:《串联分压的规律》和《光的反射》 王青君:《磁现象磁场》和《浮力的计算》 徐甜甜:《物态变化复习》和《内能》、《热机》 4、教师课前、课堂累计使用微课教学共计200余次。 5、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都分别进行了市、县、片、校等各级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 6、<<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案例论文、教学反思等集编辑思路已经通过集体研究论证,基本素材已经准备妥当,部分章节已见雏形。
|
(二)研究的隐性成果教师层面 (1)提高了课题参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拓展了教师的物理课的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师教育信息化技能水平。 (2)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物理教学有效策略,助推县域初中物理学科与信息化的整合与整体优化,促进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学生层面 (1)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物理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2)学生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可以随时随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
四、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可加页)。
经过中报告的汇报的陈述,评议专家认为《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业务精干,工作能力强,课题分工比较细致,合理,过程性研究有成果,有反思。能有效开展。 1、过程性资料不足:如微课数量不足,共计只有11节次 ,相应设计也少,微课使用反思少,研究论文撰写不足,课题组召开会议次数太少,交流不足。
2、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找对研究方向,突破难点,要注重研究过程,不能形式化,不能为了课题的结题而闭门造册,要组织好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好课题会,做好任务分解,细化过程,及时整改,
3、把握好课题研究时间节点,按时、按要求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任务,撰写好 4、要做好研究过程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总结,通过研究资料分析,形成理论性成果,如:优秀论文、课例分析、应用反思、微课资源库等。 5、按要求,按时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能在区域内或大范围推广应用。
|
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研究从2018年
1、参与课题的人员也在不断壮大,在原有的课题研究人员的基础上,白河县部分学校的物理教师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课题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在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是学生可以深度学习为主,重在实效性。 3、加强课题组组织与管理,定期召开课题会交流,使各项任务按时、有序开展。 4、指导专家:赵娴、程时明、蔡成文、欧阳雪琴
课题组团队成员:
|
六、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
七、县(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