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独上吴越“弟”一峰
| 分类: 拾情掠趣 |
【散文】独上吴越“弟”一峰
柯杨宗
吴越“弟”一峰,乍一看,以为是第一峰的“第”字写错了。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就是“弟”一峰,而非第一峰。
吴越“弟”一峰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江苏省常州溧阳市南山竹海风景区,海拔508米。山势险峻,高立于崇山峻岭之中,为这片秀美河山陡添了几份雄伟和神圣。
在溧阳工作三、四年了,虽然久闻南山竹海的盛名,被想象中的竹海自然风光所痴迷,但一直无暇光顾。今日单位停电,便独自一人驱车前往,以聊慰早已神往的心愿。
初秋的九月,盛夏的酷暑还仍然有些依依不舍,丝毫感觉不到秋意的到来。好在当天,风低云绕,竹海深处,仙风蚀骨,倍感凉爽至极,正适合攀登山巅。
一入南山竹海的大门,一望无垠的竹海便抢尽了眼前的风光。轻风拂过,一棵棵翠竹,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摇摆着诱人的身姿,频频颔首施礼,并伸出秀长的玉臂,发出热情的邀请。
一条健身步道,沿一条小溪从山脚向山上延伸,逆溪流而上,曲径通幽,恍如步入人间仙境。特别在竹海中穿行,万片竹叶,迎风摇曳,发出“沙沙”笑语,令人心情格外的舒爽。再细听泉水叮咚,流水潺潺,一路欢歌,时而轻缓,时而高吭,时而激情,时而缠绵,忍不住与溪水一路“私聊”,正好消除了一个人独行的无聊。
在山谷中穿行,拾级而上,渐入佳境。好客的山风,牵着我的心情,一路攀登,感觉脚下生风,倍感惬意。这时,我才注意到,脚下的步行小道,全用木板铺设,特别人性,相比石板台阶,却减少了脚下的硬度,缓冲了脚底的用力,从而走在上面更加舒适。
一尊巨型“南山寿翁”,静坐在大山深处,而沿途的“寿”字却成了一道“寿文化”风景,给南山竹海更增添了几份神圣。据了解,溧阳是“世界长寿之乡”,百岁以上的老人就多达100多人,正印证了人们祝福中的“寿比南山”。
捷足攀登,心旷神怡,惬意舒畅,越往高处,山路更加蜿蜒曲折,山势更加陡峻。环顾崇山峻岭,全都披上茫茫翠竹的盛装,犹如无垠的大海,波涛起伏,苍翠欲滴。怪不得这里被称之为南山竹海,一个“海”字,正恰如其分。而山道两旁,毛竹簇拥,若称之为“竹道”倒更为切贴。那一棵棵挺拔的毛竹,恰似一支支倒垂的毛笔插在这里,饱蘸着蓝天和彩云,在这里每天描绘着这片如诗如画的秀美天地。
接近山顶,衣服早已全部汗透,拧一拧脚下就会湿了一大片。一片片云朵,不时飘来撩拔挑逗,一伸手,扯片云朵擦拭满头的汗珠;一阵阵仙风,总牵着我的衣服调皮,借着风的力量,再向峰巅冲刺。
山要往上爬,景要高处赏。一个捷步,登上吴越“弟”一峰。纵目四顾,山峦叠嶂,万里葱翠,风光旖旎,一览众山小。踏在苏、浙、皖这个“交点”上,俯瞰神州,富饶江苏,春风浩荡;秀美浙江,万顷碧绿;锦绣安徽,人杰地灵。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此时,我用尽全力,撞响三声福钟,一祝天下太平,人民安康;二祝祖国强盛,人民幸福;三祝人民富裕,生活美好。钟声悠扬,响彻云宵,余音绕梁,在神州大地久久回荡。
驻足在吴越“弟”一峰巅,低望万重山峦,投来万分敬仰。此刻,我顿然悟出:虽在最高处,去“第”甘为“弟”。这种低调为“弟”一的品德,其胸怀和意境,又何尝不是“第一”呢?!
2020年9月2日于江苏溧阳









发表于:《江淮文学》、《台湾好报》、《合肥晚报-巢湖晨刊》(2020年9月15日)、《溧阳时报》(2020年9月18日)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