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教研组申报

(2012-12-18 08:37:54)
标签:

教育

局文件

 

 

 

        通 

 

 

 

 

  隆教函字[2012]  

 

 

隆尧县教育局

关于举办主题教研成果展示与评比的

通      

各校区、县直学校:

为进一步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展主题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展示我县两年多来的主题教研成果,根据《隆尧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主题教研工作的意见》(隆教字[4]号)的要求,教育局将在本学期末组织举行主题教研成果展示与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隆尧县主题教研成果展示与评比领导小组”

组  长:张计华

副组长:谢恒国  傅小江  赵军杰

沈庆刚  孟胜侠  殷树峰 

成  员:各包片组长  各单位校长  教研室全体成员

二、具体评比办法

1、评比时间:2012年12月

2、评比内容:

(1)先进学校

现场听取学校经验介绍,查阅学校的主题教研档案,观摩主题教研成果展示,综合学校教研氛围、教研条件、档案建设和成果质量等内容进行量化打分。

(2)优秀教研组

现场听取教研组经验介绍,观摩教研组的课前研讨、主题教研典型课展示及课后研讨活动,综合各环节效果进行量化打分。

(3)先进个人

先由学校申报,将先进个人相关材料(《教师主题教研过程手册》、本学期主题课教案2篇、学习心得2篇、主题教研典型案例1篇)交县教研室参加初评。初评达标的教师,在终评时进行主题课展示,评比小组进行量化打分,评出最终奖项。

3、评比程序

①初评。11月底前,各单位依据评比标准认真完成经验总结和校级优秀教研组、先进个人、优秀教研成果的评选。

②申报。12月10日前,各单位将主题教研工作经验材料、成果、优秀教研组及先进个人材料上报县教研室(试点学校报优秀教研组1-2个,先进个人2-4名;其他单位报优秀教研组1个,先进个人1名)。

③终评。12月底,县主题教研评比领导小组深入各单位进行主题教研现场观摩并评比打分(具体评比标准见附件)。

三、严格落实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根据单位实际早作谋划,统筹安排好学校的主题教研工作。要摒弃形式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主题教研对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营造教研氛围,为教师创造开展学习和研究的条件。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脚踏实地,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2、扎实开展日常主题教研活动。要积极利用每周三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开展学习、研讨等活动,特别是要落实好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的课前研讨、课堂印证、课后反思三个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以及研究能力,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3、积极做好本单位主题教研实施的经验、活动成果的总结和积累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回顾两年多来实施主题教研的历程,收集和整理学校的各类成果,做好展示与评比的准备工作。要积极争做全县主题教研的排头兵,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附件:1主题教研评比内容的相关要求

2、主题教研先进学校评比标准

3、主题教研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

4、主题教研先进个人评比标准

 

 

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件1:

主题教研评比内容的相关要求

1、学校经验介绍

学校主题教研开展的经验由校长现场介绍,时间在20分钟以内。经验介绍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①学校主题教研实施历程。包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②对未来的展望。对下一步的主题教研工作安排作简要阐述。

2、教研组经验介绍

教研组经验介绍内容要包括教研组的人员组成、年龄和学历结构,开展主题教研以来教研组遇到的困惑和化解的办法,以及本学期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包括主题的提炼、针对性学习、课前研讨、课堂印证、课后评议以及当前取得的成果等。时间在10分钟内。

3、成果展示

主题教研成果可与学校的主题教研档案在同一场所进行集中展示。现场力求布局合理,教研氛围浓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有关制度

②主题教研专题会议、学习活动记录

③《学校主题教研管理手册》、《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手册》和《教师主题教研过程手册》

④学习心得

⑤教学设计

⑥说课稿

⑦教学反思

⑧教学案例

⑨学生作品

⑩其他有关主题教研的资料

4、课前研讨

课前研讨要有主持人,研讨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主讲人说课。说课要结合课程标准和个人研究的主(分)题,说明本次探索的问题或内容、选择本节课例的原因,介绍预设的教学方案。说课要突出研究环节,对主题突破的教学环节进行重点说明。

二是教研组成员围绕主讲人的说课进行研讨。要结合教师此次探索的问题或内容,共同商议预设方案的可行性。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看法,多提意见和建议,使主讲人得到启发和帮助。

5、课堂观摩

主讲人上课,教研组成员持手册观课并做好记录。在观课时,各成员要分工明确,力争从多角度对主题课进行观察,对主题突破环节要重点记录,以便于课后研讨。

6、课后研讨

课后,教研组组织开展课后研讨。主持人负责开场、中间衔接、过渡以及最后的总评。课后研讨先由讲课人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尤其对主题突破环节要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得失。然后全体人员展开研讨,教师发言要围绕本节探索的问题或内容在课上实施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对主题突破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成功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件2:

主题教研先进学校评比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比标准

组织

建设

(15%)

校长支持度

校长作为主题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组织、参与和支持学校的主题教研活动

一学期内组织召开主题教研专题会议每月不少于1次,观课、议课每月不少于8

有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培训讲座、会议记录、观议课记录

主管校长参与度

主管校长必须督促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学习材料、学习笔记

课、议课每月不少于15次,应有记录

参加主题教研会议每月不少于4次,有会议记录

教研组设置

学校按学科设置教研组,教研组应覆盖所有学科

各教研组教师人数不得少于5人

参与教师数

学校中参与主题教研的人数必须占教师人数的70% 以上,确保主题教研氛围浓厚

领导小组

有主题教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主题教研工作

制度

建设

(15%)

主题教研规划

学校有主题教研三年规划;有学期主题教研计划、方案和总结

 

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设主题教研档案管理员,确保主题教研过程和成果资料存档

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切合学校实际,落实到位   

目标责任制度

学校应细化、量化主题教研工作,各级参与者的目标、责任明确

奖惩制度

学校有与主题教研相关的奖励措施,对积极参与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资金支持,在考核、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等方面为主题教研工作突出者提供优先权,学校主题教研专项奖励基金应在5000元以上

对参与主题教研活动消极应付的教师,有相关的鞭策措施

主题教研工作制度

学校有健全主题教研工作各项制度,包括保障制度、评估检查制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等,确保本校主题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硬件

建设

(10%)

主题教研活动室

学校有主题教研活动室

主题教研活动室内有主题教研标语、主分题一览表等内容,教研气氛浓郁、有特色

桌凳齐全,空间适宜       

主题教研专用电脑

每个教研组有一台或多台专用电脑并联网,保证电脑运行正常 

主题教研专用打印机

学校有主题教研专用打印机,确保打印及时、字迹清晰     

主题教研档案橱

至少有两个放置主题教研档案的铁皮柜,柜内档案分类有条理 ,档案盒外有标签,盒内有目录

主题教研学习资料

教师学习资料丰富,每人有两本以上教育教研理论类书籍,每学科有两套以上优秀案例光盘

实施

过程

(40%)

提炼主题

学校领导必须在每学期末对本校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予以征集、归纳、提炼成教研主题,教研组根据学校主题确立教研组主题,教师根据教研组主题确立个人研究的分题,有主题提炼的相关资料

填写手册

学校根据指导各教研组负责人和分题承担人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填写在《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手册》和《教师主题教研过程手册》相关部分

过程记录

各教研组负责人和分题承担人积极进行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复讨论、总结经验,开展过程记录统一使用县教研室下发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手册》和《教师主题教研过程手册》,填写要及时、齐全

实施

效果

(20%)

教师成果

各教研组负责人和分题承担人应及时将研究结果整理分析和总结,有相关的论文、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教学案例等材料

课堂教学

能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参与积极,教师研究的主分题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明显,收到良好效果

取得成绩

学校综合排名在县统测中无后十名学科、有前二十名学科,每学期有两次教师主题教研公开课(校区或中学),每次不少于3

 

 

附件3:

主题教研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

评比指标

评比标准

制度建设(5%)

学校行政领导参与;有学年度、学期主题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周教研活动不少于3小时

研究主题(5%)

教研组主题符合本学科教学实际,有主题提炼的原始材料,研究方案具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

学习材料(10%)

有学科课程标准,有针对主(分)题学习的材料和其他学习提高的材料

人员构成(5%)

教研组成员不少于5人,每人都有研究的分题;有学习材料和学习笔记,手册填写规范

课前研讨

(15%)

有主持人,主持人能起到很好的组织、衔接、总结的作用

做课教师就研究的主题及本节课探索的题目、内容、预设方案及预想效果等进行说课,说课要结合课程标准,要对主题突破的环节进行重点介绍

教研组其他教师围绕主讲人的说课进行研讨。应重点围绕主讲人本次探索内容在课堂上印证的预设方案,要积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做课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或建议修改预想方案

确定课后研讨主评人,明确教研组成员观课时的人员分工

课堂印证

(30%)

做课教师按修改后的方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

教研组成员认真观察课堂状况,按课前分工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到教师手册上

主评人全面观察做课教师做课过程,教研组记录人将课堂全过程记录到教研组手册上

课后研讨

(15%)

有一名主持人主持研讨

做课教师首先进行教后反思,反思能围绕主题突破环节总结得失

主评人对本节课进行综合评述,重点评价主题突破情况

其它观课教师根据自己分工观察所得进行议课

教研组记录人、做课教师认真做好记录

手册使用(15%)

教研组手册填写规范,格式正确,能真实记录教研组活动

 

附件4:

主题教研先进个人评比标准

评比指标

评比标准

职业道德

(10%)

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遵纪守法,诚恳守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能与组内教师团结协作

 

业务素质(10%)

 

板书整齐、书写规范

能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达到国家标准,语言表达感染力较强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能够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有完成本学科知识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有对学生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指导的能力

常规教研

(10%)

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研究课标、教材、教法,进行教改探讨;在集体备课中能够担当主备人;是本区域公认的教学、教研能手

研究主题或分题(5%)

主题或分题表述规范,反映了本人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学习材料(5%)

学习材料详实、针对性较强,有学习后有启发、心得或体会

 

实施过程(40%)

 

开展的针对性学习,紧扣主题,所学的文章对解决主题有帮助、有价值

自主探索的内容与教师的主题相符,有解题学习资料,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出学习启发

主题课的方案预想能紧扣主题,经过反思能对预想方案进行修改

课堂印证中能应用较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主题突破上,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能按手册流程完成方案预想、修改等环节

能在课前、课后研讨中为他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手册使用(10%)

教师手册填写认真、规范、及时、有效,内容与活动一致

主题教研成果(10%)

本年度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有关主题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1篇以上

在近两次县统测中,所教班级取得过较好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