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线客机哪家强?中日争抢新兴市场“大蛋糕”

(2015-01-05 22:27:38)
标签:

杂谈

【CCTV-4今日亚洲】2015年刚开始,日本高调宣称,今年将是日本的“航空元年”。三菱研发的支线客机将实现首飞,本田研发的商务机将首次交付。把“日本制造”延伸到航空领域,或许是眼下日本政府和产业界最迫切的想法。

http://mmbiz.qpic.cn/mmbiz/eYia3aRevWe2ic5agibfDqx5JSpT0fH1vIeLY9xbmqphdq9x9u30Lv2Mias6EiatYa4TvdWuYn9vfuOQONS56mglzaw/0

日本媒体提到的两个民用飞机项目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由三菱重工旗下的三菱飞机公司研发的小型喷气式客机MRJ。去年10月,MRJ试验机刚刚在爱知县的工厂向外界公开。目前该款机型已经接到来自日本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的大约400架订单。按照三菱方面的计划,MRJ客机最快将于今年4月在爱知县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如果进展顺利,三菱将在2017年4月向全日空交付量产后的首架整机。另一个被日本媒体和产业界高度关注的则是由本田公司开发的小型商务机“本田喷气机”。这是一款专门面向欧美国家富裕阶层和企业客户的商务机,目前已经取得了超过100架的订单。本田方面计划,在今年3月前完成有关机体安全性和环保性能的飞行试验,开始正式向客户交付。
除了整机制造,今年日本航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据NHK电视台披露,目前美国波音公司正在开发下一代大型客机“波音-777X”。去年6月,日本制造商已经同波音公司签署备忘录,将从今年开始承担“777X”型客机机体等部分的制造任务。包括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等在内的多家日本产业巨头都计划在今年投入巨资,新建生产线。
日本人在提及三菱MRJ客机时,总会用到一个词——“夙愿”。这款国产客机被称为日本半个世纪来以来的“夙愿”。日本为什么在五十年的时间来都没有重头再来?这五十年里,日本又做了哪些储备?MRJ的中文全称是“三菱支线客机”,由三菱重工旗下的子公司三菱飞机公司从2008年开始研发。机体全长35.8米,翼展29.2米,两翼下方各有一台喷气式发动机,分为78座和92座两种型号,最大续航距离可达3400公里,主要用于中短程地区间的航空运输。不过,与其说关注技术层面,日本舆论对这款客机的期待带着沉重的历史感。

http://mmbiz.qpic.cn/mmbiz/eYia3aRevWe2ic5agibfDqx5JSpT0fH1vIeC1Z0tRV6b3IHLiaIHqk98DiafvNpJw1Vzr9Eo27IDuvve18PXMrwibwyA/0

实际上,就在一个星期前,中国国产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刚刚获得了型号合格证。从2008年首飞到取得合格证,这中间一共走了6年多。而日本本土的支线客机也是在2008年上马,今年才会首次试飞。未来,在全球支线客机的市场上,中日两款机型之间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2014年12月30号,中国国产的ARJ-21喷气式支线客机正式获得了由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款达到国际适航标准的国产喷气式客机。在获得型号合格证后,ARJ21还将取得生产合格证,首架可以投入航线运行的ARJ21飞机将在2015年内交付给航空公司。
从2008年首飞到目前距离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共有4架ARJ21飞机投入试飞,累积安全飞行超过4500小时。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营的支线客机大约有3500架;未来20年,全球还需要大约5000架支线客机,尤其是新兴国家的需求极为旺盛。由于支线客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日等国纷纷下大力气研发。专家表示,中日都没有国产客机成功走向世界的先例,凭现有资源,中国国产ARJ21没有理由落后日本国产客机。

本文仅为摘要,详闻请收看1月5日晚11点《今日亚洲》首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