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日亚洲】在救援车队这一问题上,俄罗斯再次选择了主动出手。不出外界所料,莫斯科再次遭到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围攻”。就在这一关键的节骨眼上,一位重量级领导人到访乌克兰。她的到访究竟是为了力挺基辅,还是另有玄机?
在俄罗斯突然宣布将救援车辆开进乌克兰后,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反应,试图再次营造出俄罗斯被孤立的印象。对此,莫斯科选择了“四两拨千斤”的一招——电话外交。
22号晚上,俄总统普京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交谈中,明确表示,俄方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基辅方面无休止地拖延救援车队的入境手续。俄方最终认定,再这样拖延下去是“不可接受的”。
普京在面对西方指责的关口,选择与默克尔通话意味深长。事实上,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已经成为普京在西方阵营中最重要的对话伙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京与外国领导人的通电话次数为130次,其中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通话次数最多,高达33次。而同一时期,普京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通话次数仅为10次。尤其是今年三月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奥普两人的通话频率锐减,迄今只有5次。
路透社分析认为,会说俄语的默克尔与会说德语的普京在交流时少了许多障碍。而默克尔在危机中也展现出了务实的态度。一方面,柏林一直在谨慎的评估后,小心翼翼地推动欧盟每一步对俄制裁,向其施压;另一方面,默克尔始终保持着与普京个人间的对话渠道,也得到了莫斯科的信任。因此,德国正日渐成为解决乌克兰危机过程中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23号,在与普京通话后不到24小时,默克尔抵达基辅,开始了对乌克兰的访问。
外界分析,默克尔此行将再次展现务实的外交风格。德国一方面将继续承诺对基辅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同时也将敦促波罗申科在东部的军事行动中发挥灵活性,最终找到西方和俄罗斯都能接受的利益共同点。
本文仅为摘要,详闻请收看8月23日晚11点《今日亚洲》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