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航客机坠落原因证据难核实 真相陷迷雾

(2014-07-20 22:26:48)
标签:

杂谈

【CCTV-4今日亚洲】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已经发生3天多了,但所谓“击落客机的真凶身份”仍莫衷一是。相关方面各自举证、互相指责,却拿不出任何详实、有力的证据。乌政府19号宣布掌握确凿证据,马航MH17是被俄罗斯人打下来的,这次是真的吗?

目前,各国都在竭力利用掌握的优势资源,试图锁定导致MH17坠毁的凶手。美国在检查其“红外传感器”数据后宣布,通过MH17航班爆炸时的火光、以及地对空导弹发射后的浓烟,美方导弹预警卫星图像显示、袭击源来自乌东部民兵控制区。

莫斯科方面给出的则是电子监测信息。俄国防部根据对事发地区地对空导弹雷达搜索信号的监测,表示已算出击落马航客机的范围、并指出肇事导弹来自乌克兰东部地区,与美方不同的是、俄方测定的范围还包括了乌政府军控制区。

相对于美俄提供的技术参考,乌克兰政府致力于展示更直接的“视音频证据”,不过不管是疑似在边境移动的导弹车图像、还是所谓“击落客机后的汇报通话”,其真实性都无法考证。

19号,乌克兰高级情报官员又将此前指向东部民间武装的“证据”推翻,称有确凿的证据证明,MH17航班是俄罗斯人打下来的。

不仅如此,这名情报官员更直接指责,击落客机并非失误,而是俄罗斯方面一手策划的。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目前所有的外围调查均基于“MH17客机是被地对空导弹击落”这一猜测。基辅和华盛顿将矛头一齐指向了莫斯科。作为反击,俄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十问”乌政府,使得调查出现了新的方向。

事实上,已有多家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说,客机被击落时,有战斗机在事发空域出现。而当地民兵组织并不拥有战斗机。那么MH17有没有可能是被战斗机的空对空导弹击落的呢?

与很多人想象不同,地对空导弹要直接击中飞机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防空导弹都采用了近炸引信,大型防空导弹接近到飞机10多米或更远距离时就会引爆战斗-部,依靠高速破片去对飞机造成杀伤。例如目前被提及最多的“山毛榉”导弹,其70公斤重的破片战斗部装有35公斤炸药,爆炸后能产生6000多块破片。

而空对空导弹,多配备接触和近炸两种引信,但受重量等限制,其内置破片要远小于地对空导弹。这意味着只要对客机残骸进行调查,通过残骸的破洞大小、数量以及炸药残留物去判断导弹战斗部的类型以及战斗部大小,就能准确地推测导弹的型号。但可惜的是,目前针对客机残骸的调查小组都还没有成立,尽管各相关国家够希望派专家组参与调查,但3天过去了,仍只有当地民间武装在简单清理遇难者的遗体,针对客机残骸的专业调查尚无踪影。

本文仅为摘要,详闻请收看7月20日晚23点《今日亚洲》首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