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孩子的点灯人

(2021-03-06 11:39:55)

做孩子的点灯人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朋友:
   
咱们开始开会。
   
首先我代表二(6)班所有的科任老师感谢大家能如约参会;再次要感谢的是——咱们一年来对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这一点让我很感动,感动的让我工作起来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同时,我也很害怕,害怕辜负了大家对我们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责任在肩,时时刻刻都让我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天咱们的家长会分四个时段:第一时段是校长讲话,主要内容是学部近一年来的发展和定位;第二时段是家长经验介绍,由武锦鸿妈妈讲一讲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第三时段由李老师针对数学的学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第四时段由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教育理念。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这是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我就一直思考,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要求呢?在我的苦苦思寻下,终于我一天我豁然开朗了:望子成龙,龙是什么?怪兽!望子成材,材是什么?木头。望子成器,器是什么?东西。你就是要孩子成怪兽,成木头,成一种东西,但就是不要求孩子成人。我们在对孩子的浓浓爱意和谆谆教诲中充斥了多少偏见?!现在的国家也是,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本应该以人为本的教育领域,却最不把人当人。
    
有一家媒体报道说,夫妻两个白天平时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会呀,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游乐园玩。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写篇日记了吧。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去做第二个游戏。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第二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日记了吧。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
   
我们的教育太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当然不好,但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是不是就很好呢?国家正在向好的方面改革,但走向很不明确,我们不敢让孩子依靠;社会太复杂,我们不能让孩子去依靠;学校呢,老师总该可以依靠了吧。未必!一个老师带40多个学生,老师很想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但现实是,即使一个老师使尽浑身解数不眠不休一天24小时都花在孩子的身上,他也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我这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告诉大家一个严峻的事实。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最该依靠谁?——爸爸妈妈!毫无疑问,这是不二的答案。所以,在此我很真诚的告诫大家,咱们自己的孩子还得咱们自己来。在这一方面,武锦鸿的妈妈做的比较好,下面有请锦鸿妈妈讲述她和孩子在一起的故事。

武锦鸿妈妈发言稿

自我介绍

很荣幸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今天在这做这个发言,其实挺惭愧,咱们很多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孩子也都很优秀,但既然站在这里,我就把我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些体会跟大家说一说

首先呢,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首先看到孩子的优点,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主要有七种智力,数理逻辑、语言、视觉空间、音乐、肢体运动、社交和自我认知,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和情况不同,比如武锦鸿就比较偏向数理逻辑,语言文字艺术想象这方面就不行,武锦鸿他在一岁多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对数字敏感,从小选玩具人家就选那些开发智力思维的玩具,汽车、枪那一类的人家从来不要,这个假期非让我给他买化学城大冒险的课,看元素元素周期表啥的,当然他看的都是很浅显的,但是可以看出他的思维优势和兴趣,你要是让他发挥想象力,那难为死他,他写作文最喜欢写留言条,特别简洁,没一句多余的话,未来就是一典型的理工科直男。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擅长说擅长交往,有的孩子音乐舞蹈方面特别擅长,都有优点,我觉得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把自身的优势潜能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教育。咱们宏力学校是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大家都能看到,素质教育,百花齐放。

作为家长,除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还要适当引导孩子形成一些好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武锦鸿从一岁开始看绘本,识图认字也快,也没刻意教他认字,就是给他读,他自己留心就都记住了,到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自己看书了。至于读什么书,老师推荐网上推荐的各种来源的书,我基本上是先自己快速浏览一遍,然后把我觉得确实好的书放在显眼的地方,有时候也假装不经意拿起一本然后很夸张地赞叹里面的内容,以此“”诱惑”孩子读书,当然这招并不是一直管用,有的书,你怎么诱惑人家就是没兴趣,比如我也买了上下五千年,但是人家就是不读,但是让我很开心的是,上学期有一次放假回家,他让我给他买一套书,假如历史是一群喵,是用漫画的形式讲历史,他看得津津有味,跟他聊起来,发现很多历史人物事件他也都了解了,所以阅读一方面是引导,另一方面也在孩子自己的兴趣,大多数书来讲,只要他愿意读,只要孩子本性不坏,哪怕很浅显很花里胡哨的书,读着读着他就对一些经典的严肃的书籍感兴趣了。当然,养成习惯这方面,武锦鸿也有很多地方让我头疼,比如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非常不主动,一到假期作息混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说也不听,大家要是有什么好办法教教我。

说到这,我想说的是,教育孩子确实是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的,咱曹老师做得特别好,曾经把咱的抗疫英雄王院长请来,我记得还有一次是杨宜阳同学的妈妈,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曹老师在尽最大力量调配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的力量来教育影响孩子,在班级事务班级氛围的营造方面也费了很多的心思,让孩子们在一个和谐友爱向上的班集体中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在这里感谢老师们的付出,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们对咱班的支持,希拉里曾写过一本书,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努力,希望在曹老师的带领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收获一个金色灿烂的童年!谢谢大家!
    西方有句谚语: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而我们就需要做给孩子点灯的人。在点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只有在陪伴中才能明白如何将灯点亮。
   
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源于我们对现实和自然的看法,尤其是我们对人性和人类旅程的意义的理解。不管什么时代,我们所教授的都是那个时代盛行的观念。农业社会催生了私塾制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班级授课制,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解构伴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堂学习过程,创造不同的教育体验。新世界正在降临,我们却还在以旧世界的规则教育孩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各国政府都在努力突破旧有的教育模式,中国也概莫能外。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国家高考这根指挥棒正在悄然变革,高考要改了,我们的义务教育还远吗?新时代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义务教育?这是每一位有预见性的老师和家长亟需思考的课题。
   
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的孩子到那个时候在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有没有可能其实每一个小孩都没有输在跑步的起跑线上,而未来其实是一场游泳比赛呢?我们努力让他拼命往一个起跑线上奔跑,但若是未来就不需要跑步这项技能,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到那时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众所周知, 2008年中国人均GDP3400美金, 2013年人均6470美金。预计到2025GDP就会达到8000美金。但是很遗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平均幸福感却没什么明显提升,甚至有几年还在下降。这一点我想不用给数据,大家已经有感觉。为什么3000美金和8000美金这两个数据这么重要?因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现象发现,3000美金是一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界限,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挣脱了贫困,开始过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国大概是2008年的时候过了小康。八千美金也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我们的幸福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收入开始上升了。
   
所以我想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而是为了追求什么?他们会真真正正的开始追求幸福。大家不难发现,时下被我们关注的95后和我们就不完全一样。95后有没有安全的感受?没有。有没有被认同的需求呢?95后是第一批公开在网络上承认自己是脑残、屌丝,承认对方是女神。心理学上,一个人的内心要极其的强大,才敢自贬到这个样子。 95后早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人团天天关注,认同感需求已经爆棚了。所以95后就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我们的下一代呢,将会比他们走的更远,这是历史的趋势。
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几个比较火的公司。一个是苹果,苹果靠什么,是靠程序员吗?不是。是靠工程师吗?也不是,靠的是什么?是好的理念。第二个阿里,阿里靠什么?阿里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平台搭建后的粉丝团队,靠的也是一种理念。现在和不远的将来将越来越让我们认识到: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逐渐就会被智能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教育?
    第一个从理性到感性。将来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和老师能够以更宽的视野引导孩子。
   
第二,就是从规划到创造。我们总是希望未来被计划、被设定,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很早就安定下来,不要动。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了。于是到他真正面临选择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所以在咱们班,除了讲授国家设定的课程以外,我会给孩子们设定一些讨论的题目,让他们自己学会选择和做出决定。

   第三,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师,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吃店吃饭,走进了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我那位朋友听完很不争气的哭了。所以我想,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我觉得未来主人翁要有这么几个技能。第一个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理性思考力。第二个应该有职业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这个能力重于规划能力。第三个应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功的、不成功的时候都能感到幸福。我觉得从强到美是未来孩子培养的方向,我们要培养很多美的人。
   
如果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相信未来是善良的,那么他就教孩子们去打开可能性,去创造可能,去尝试更多,去体验精彩。但如果一个家长和老师相信未来是灰暗的,就会教孩子保护自己,开始死读书,熬过那些考试,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做一个老实又平庸的人。
   
各位家长,各位朋友。这是我在理念上给大家做的分享。下面我讲一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

一、走读:

1.宏力学校是全日制住宿学校;

2.凡是长期住宿的孩子优先安排宿舍;优先做班级学生干部;

3.宏力学校家属院的孩子不在学校控制走读之列,当然也希望能够住下来;

4.每天都走的孩子下学期要住下来,尤其是没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更应如此。插花走读的人员下学期也要住下来,如果住不下来,请为孩子早做打算。

5.家属区的孩子可以在学校报备后自行回家,不在学部管控之列。但在安排宿舍时要主动谅解其他同学的诉求。

、国家及学校语文改革动向:从上学期开始,我们的语文分数已有原来的百分制改为了150分制:卷面100,书写15,诵读15,阅读20。(将来还有可能加上朗读、表演等,使语文分数达到未来国家高考分值180。这些素养的培养是真正指向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咱们学校矢志不渝改革的动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三、培养孩子的多元思维。咱们这个年级段大部分的孩子,判断问题基本上还处于不对即错的阶段,这属于典型的一元思维。本学期我会有意的培养孩子的二元或多元思维,比如像咱们刚刚学过的《咏柳》,教材上贺知章是对柳树的赞美是对春天的热爱,而我给孩子补充的曾巩的《咏柳》却是对柳树的批判。对于下雨这件事,农夫欢呼雀跃,而行路的人却怨声载道。对同一种事物,不同的立场会影响我们情感的好恶,进而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遇到事,让孩子站在不同的立场想一想,避免钻牛角尖,走极端。

家长会的最后,我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图书:

做孩子的点灯人做孩子的点灯人做孩子的点灯人做孩子的点灯人

一、给孩子推荐的图书:1.《诗词里的中国故事》(小学版) 杨廷治黄为之 主编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2.《古诗有故事·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套三册) 邹抒阳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3.《小学生食育》(一套四卷) 刘春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给家长推荐的图书:1.《童年的王国》,鲁道夫·斯坦纳著 潘定凯译;2.王东华的《发现母亲》;3.刘晓东的《解放儿童》;4.《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克劳斯·施瓦布著; 5.《把幸福换给孩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李跃儿 6.《走出大漠的女孩》 陈美丽著 大象出版社

重点介绍《走出大漠的女孩》。这本书为什么叫《走出大漠的女孩》?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她叫曼曼。曼曼的家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因此,大家都叫她“库布齐”。作者从浙江富饶水乡跟随团队来到这里的小学,接手了二年级全校程度最差的一个班级,她把这个班级命名为“愿望花教室”。很快她发现班里有一个小女孩还不识字,数数只能数到6……被周围人视为智障,经过接触,作者发现女孩智力没有问题,只是生存环境和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缺少最基本的关爱和教育。作者如同妈妈一般,放假时把她接进家里,给她洗头洗澡,教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教她接人待物……就这样陪伴、教育直至女孩小学毕业。六年级时,女孩已经能够自信大方地在学校主持节目,亭亭玉立地站在大家面前了。2018年,女孩考上了当地重点高中。从此,有机会告别大漠。故此,作者以《走出大漠的女孩》为本书命名。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我希望家长们读到她:因为在我们的教室里也多多少少存在着像曼曼这样的孩子。而我们中的一部分往往总是在抱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呢?嗨,学多少算多少吧。作为家长,陈美丽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本书给出的案例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我希望孩子们读到她:曼曼这样的孩子都能成才,我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如此优越,就更加毋庸置疑:希望大家以曼曼为榜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走出我们自己精神的大漠。
   
说明:推荐的图书不是说所有的都让您买,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意愿选择性购买和阅读,当然全买和全读是最好的。您看到什么好书也可以给我推荐。

今天我讲的可能语无伦次。有些观点可能您也不一定接受,这没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向来就是一个值得争论并研究的课题。您如果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我随时恭候着您的指导和批评。还望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