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方能精彩——《三傻大闹宝莱坞》给教育的启示

(2018-07-30 00:03:51)

倾听方能精彩

——《三傻大闹宝莱坞》给教育的启示

继续教育培训时,一个老师播放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段,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回到家,迅速找来观看,一部170分钟的影片,我竟一口气从头到尾目不转睛一帧不落地看完了。一边看内心就频掀波澜,不吐不快。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绩榜出来之时,法尔汉和拉杜,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而兰彻却不仅名列前茅,还拔得头筹。究其原因,法尔汉的心思在摄影而不在工程上;拉肚虽然喜欢工程,但内心却长期生活在恐惧里。唯独兰彻,不仅真心喜欢自己所学,且无忧无虑。因为热爱,他才能“朝于斯,夕于斯”地反复玩味,切磋琢磨,浸淫其中,乐此不疲,才能在关键时刻开创性的想问题,有意识的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化腐朽为神奇。

兰彻对工程的实际运用在皮娅姐姐生孩子之时发挥的淋漓尽致。当医生不在场、停电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时,除了兰彻以外的所有在场的人都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只有兰彻,真正喜欢工程学的兰彻,灵光乍现、物尽其用,在危急时刻天才般的把“学以致用”诠释的鞭辟入里。

 当学非所爱、爱非所学时,法尔汉一向在平庸和苦痛中挣扎。我们无法在我们不爱的东西上有热情的投入,强行去学只能是三流的平庸;把宝贵的一生耗费在我们不爱的事业上,这是我们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当法尔汉也在兰彻的帮助下,鼓足勇气,与家庭摊牌,最终追求自我,活出快乐,从而走向传统思维里的人们并不看好的职业——摄影时,我由衷地为他高兴。是的,即使今后钱少一些,房子小一些,车小一些,只要内心快乐,那些身外之物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片尾法尔汉明朗的微笑,那是发自内心满足的喜悦。拉杜的代价似乎更大,经其死去再次活来,终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直面人生,坦荡应对,活出自我,终被认可。

这三个孩子分别代表了现在学校教育里的三类学生,一类是像兰彻一样兴趣与所学高度一致,玩转学业,激扬自我;另一类是像拉杜一样犹如背着重重地壳的蜗牛,整日生活在来自家庭与社会的重压之下,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还有一种就是像法尔汉一样,所学与所爱两张皮,整日生活在痛苦与绝望之中。影片中还提到两类人,一类是像查尔图一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遵从体制,随波逐流,每天十八小时的学习,自私谄媚,幸灾乐祸,对别人漠不关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另一种是像乔伊一样不堪体制重压、生活重负,从而以结束生命为体制殉道。可以说,拉杜与法尔汉最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见了救世主般的兰彻,可这种幸运的概率实在太小,绝大多数的孩子的生活状态更像查尔图,或者乔伊。

乔伊的死也丝毫未能动摇体制的卫道者“病毒”(执掌帝国大学32年的校长),因为他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他所谓的“学有所成”襄助了他成功的事业,他事业的成功更助长了他的固执与坚守,从而变得说一不二,任性独裁。凡是与他教育理念背离的孩子,要么屈服,要么头破血流后屈服。这个人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也在劫难逃。我想,儿子的死一定让曾经的“病毒”痛不欲生,但只因他受体制毒害太深而执迷不悟。深受其害的皮娅严正的讨伐以及对工程真正热爱的兰彻带来的一场完美的救护唤醒了“病毒”,而这种唤醒与改变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血淋淋的。

故事发生在印度,但在当下的中国却仍在变本加厉地上演着。这部影片之所以能被引介到大陆,说明中国的当权者已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教育制度的弊端以及这种弊端带给孩子的危害。可喜的是,我们的当权者已经开始做出改变。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这种改变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会给时下的部分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而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该怎么做,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

在高考指挥一切的体制下,我们任何人的力量都是微乎其微的,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全力以赴。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身处小学阶段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更应让孩子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多样选择的前提下,寻找自己内心的所爱,全面发展加特长。而这个特长,也许就是孩子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

我亲爱的孩子们,请你务必要倾听内心的呼唤,哪怕再难,也要张扬个性,活出自己;可爱的老师们,请你务必谛听学生内心的呼声,顶住压力,因材施教;孩子最为信赖的家长们,请你务必蹲下身来,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的呼喊,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否则,正在上演的悲剧仍会重演。

 

2018729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