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5期
开卷之言
1
积蓄与绽放/马亚伟
时讯快递
4
政治局会议首提“绿色化”等
人物春秋
◎名人写真◎
7
倪维斗:摘取节能“皇冠上的明珠”/孟兰英
◎金秋颂歌◎
9
朱海涛:书写好人生的“快乐”篇章/周红军 葛玉菲
11
王世晶: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沛建宗和
◎凡人留香◎
12
“天使奶奶”胡秀芝感动一座城 /正裕
15
陆志刚:救助他人,成就幸福生活/陈洁瑾
本期关注
17 江苏二十条新规严管干部/新华
19 亚投行会改变什么?/宗和
谈天说地
◎编读之间◎
21 我的老团长魏来国等/黄崇德等
◎读者视点◎
21
打断“照本宣科”也是新会风等/郭元鹏等
社会经纬
◎历史回眸◎
24
人民解放军第一辆坦克“功臣号”传奇(下)/董少东
27
忠贞不渝的革命战士、公而忘私的巾帼女杰曾志/沈黎明
◎生活法律◎
30
老人立遗嘱处分其抚恤金有效吗?/杨学友
31
退休再就业纠纷,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推责/杨学友
◎人间真情◎
33
为岳父做好三件事,孤儿女婿临终前的心愿
/小河
银发工程
36
中组部老干部局在江苏召开贯彻落实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片会/沈宗
36
无锡市委老干部局“四个围绕”开展增添正能量活动
/晴晖
37 江苏省十二部门联合发文
撬动 市场力量“重点支持”养老/唐悦
38
扬州市坚持抓好“五个一”深入开展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工作/徐萌
39
苏州运用法律力量引领老干部工作/苏宣
39
徐州市加强为老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徐煊
魅力老年
◎难忘当年◎
40 报考/沈维高
◎离退生活◎
41 踏遍万水千山只为一个大“家”
43
葫芦老人的夕阳人生 /钱德明
44 乐当“剪纸辅导员” /刘向东
44 母亲的小资情结 /李素珍
家庭风景
◎家庭故事◎
45 特殊家庭的“家讯”故事/顾江
48 父亲的遗产/聂丽云
50 退休老爸要买车/唐宁侠
◎动人婚恋◎
51
夫妻“生死情书”:美玉胜金的传承和告慰/口述 李仁旺 整理 江南
◎我与老伴◎
54
老伴与我是“网”友/祝新华
养生保健
◎名家访谈◎
55 中老年人口臭的防治——访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南京市口腔医院高级诊疗中心主任吴文蕾主任医师/樊珂
◎友情提醒◎
57 谈老年肺炎的防治/陈祎生
◎医学新知◎
59
服排尿酸药需注意防止肝损害/陈四清
◎不妨一试◎
59
按摩帮我赶走了耳鸣/成宝净
◎养生经◎
60
无需惧怕帕金森/黄殿富
文化休闲
◎银潮文苑◎
61 距离产生美/刘方
62 老屋/陈世高
62 婆婆,你怎么看/周礼
63
远亲不如近邻/佟才录
◎佳作连载◎
64 中国触动■/张维为
◎旅行览胜◎
69
漫步在天山脚下——新疆行/陶建国
◎书画摄影◎
72 书画摄影作品选登
|
远亲不如近邻
佟才录
我家邻居是一对老夫妇,都有70岁了,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深圳打拼,女儿在英国读博士,是名符其实的空巢老人。
老夫妇每日深居浅出,除了下楼买菜和扔垃圾,很少出门。老头儿腿有风湿病,走路一瘸一瘸的,上楼梯时要用一只手拽着楼梯扶手借力才行。老太太身体很胖,患有哮喘病,也轻易不出门。听人说老夫妇以前都是小学校的老师,老头儿退休前还当过十几年的校长。
我们这个小区以前物业很好,每天有专门的卫生员上门收垃圾袋,住户只需在早晨把垃圾袋放在家门口就行了。自从换了物业后,现在没人上门收垃圾了。可是,邻居老夫妇上下楼困难,还是习惯把垃圾袋先放在门口,等有事下楼时再顺便带下楼去扔了,这样就省了为扔垃圾袋而专门下一趟楼了。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尊老敬老爱老。所以我每天出门去扔垃圾,都顺便把老夫妇门口的垃圾袋也一并拎下楼扔了。一天早晨,我正弯腰去拎邻居门口的垃圾袋,邻居的门开了,邻居老头儿站在门口,对我笑笑说:“谢谢你啊,小伙子!”我也笑笑,说:“大爷您甭客气!我们是邻居,再说不过就是举手之劳!”那以后,不光扔垃圾袋,有时候老夫妇家厨房或厕所的下水道堵了,我也主动帮助他们清理、疏通。
由于我和妻子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因此儿子每天放学后都是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一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最近儿子学习下降得很厉害,叫我们好好管管孩子的学习。原来,儿子最近放学后不回家写作业,而是和同学去网吧玩游戏,所以才致学习下降了。那天回家,我把儿子痛打了一顿,问他放学还去不去网吧了?
儿子的哭声惊动了邻居老夫妇。当他们知道了儿子的情况后,对我说:“以后小海(儿子名)放学就到我家写作业吧,我们也可以辅导辅导他。”我说:“有你们二老帮我教育小儿,我当然求之不得,但就怕打扰了你们清静的生活!”邻居老头说:“哪里就打扰了?我们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个小孩在家里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也省得家里每日死气沉沉的。再说远亲不如近邻,是邻居就该相互帮助,你们平日里可没少帮助我们。”
有了邻居老夫妇的辅导,儿子的学习又追了上来,而且扶摇直上。我和妻子对邻居老夫妇感激不尽,便经常给老人送过去一些水果和菜蔬。投桃报李,老夫妇也会送一些他们烹制的精致小菜给我们吃。两家人互动得越来越频繁。我日常里帮助老夫妇买米买面买油买菜,在端午、中秋等节日,我也会把老夫妇请到家中一起过节……我和邻居老夫妇不是一家,亲如一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