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的记事本
佟才录
远道而来的朋友要来家里做客,妻子看了看我说,你去理个发吧,头发有点长!
以前我都去街上剪,看时间来不及,只好去小区的小理发店。
我走进去时,小小的理发厅,只有老板娘一人在看电视。见我进门,她起身笑脸相迎:师傅,理发?随即抱歉地说,你能稍等一会儿吗?我老公出去了。她又抬头看了一眼钉在墙上的石英钟,说:“快了,快了,一会儿就能回来了。”
我坐在椅子上等,不经意地环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理发台上的一个小本子上。我以为那是一本“顾客意见簿”,这样的小本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营店铺里很常见,如今却几乎绝迹了。我怀着好奇拿过那个小本子随意翻看,才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记事本,一张张纸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
8 幢501 李大爷2013 年2 月17 日
3 幢802 赵大叔2013 年4 月28 日
5 幢403 孙大哥2013 年6 年30 日
……
这上面记录的都是些什么?看我一脸莫名其妙的样子,老板娘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小区内所有残疾人或瘫痪在床老人的住址、姓名和理发时间的记录。我老公为这些特殊人群免费登门理发……刚才他出去,就是给9 幢202 室的周爷爷理发去了。周爷爷今年89 岁了,虽然没有什么病,但上下楼走路很不方便。我问:“为什么要把每次理发的时间在本子上记下来呢?”老板娘笑着说:“每隔一个月为他们理一次头发,把每个人上次的理发时间记录下来,只要翻一翻记录就知道哪天该去给谁谁谁理发了。”
不一会儿,一个瘦削脸庞的中年男人背着工具包回来了。他对我点头笑笑,吩咐女人给我洗头,拿起台子上的记事本刷刷写着。之后,他走进里间换了一身干净的蓝大褂出来,给躺在理发椅等待的我理发。他动作娴熟,理发剪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便理好了。我站起身照镜子时,眼角的余光看到镜子里身后那张清癯的脸,散发着一缕和善。
付过钱后,我并没有忙着离开,而是问他为什么要免费给那些残疾孤老瘫痪的人理发?中年男子粲然一笑:“我是个孤儿,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后来进城开这家小小的理发店,也是小区里的街坊邻居照应,给我一口饭吃。虽然我现在没有多少钱,但也想回馈社会。就用我的手艺为小区里的一些弱势群体献些爱心……”
临出门口,老板娘大声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我说:“会的,一定会再来!”我决定以后就在这里理发了。
(作者通联:(150331)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振兴街兴海小区2号楼1单元301室佟才录收;作者QQ号:15516618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