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东方》为爱返航(2013年11期)
(2013-11-15 07:54: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见刊文字·杂志 |
刊于《智慧东方》2013年11期
为爱返航
佟才录
2013年8 月28日上午9点, 一架上海东方航空公司MU738航班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正在飞往中国上海。突然,一阵急促的撕心裂肺的幼童啼哭声传来,令飞机上的乘客心下一惊,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正在为旅客们准备午餐的乘务长孙蓉雯,听到幼童哭声,忙不迭的向声音方向跑过去。循着哭声,孙蓉雯来到经济舱第一排,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哭声震天,手指正流血不止。年轻的母亲吓得脸色煞白,慌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见此情景,孙蓉雯立刻 启动旅客意外伤病处置预案,并在机舱内用广播寻找医生。不一会儿,一名护士和一名儿科医生身份的两名乘客先后赶了过来,他们主动为幼童止血、包扎、判断伤情。根据两位专业医护人员的判断,孩子的手指受伤较重,应及时送医治疗。可是这个时候,飞机已飞行了90分钟,距离航班抵达上海还有八九个小时。
怎么办?是继续飞行到了上海再救治幼童,还是立即返航回到墨尔本救治?最佳方案当然是立即返航。可是,飞机上还有其他300
名乘客,他们会同意返航吗?机长感到左右为难,最后,他向飞机上的其他300 名乘客征求意见。
“十指连心,孩子该有多疼啊,如果留下后遗症就更麻烦了!我坚决支持并同意返航。”一名30多岁打扮时尚的女乘客湿着眼睛说,“尽管我晚上在上海还有一个商演。”
“救人要紧,支持返航!”一位西装革履、扎着领带的中年男乘客也斩钉截铁说,“虽然我下午要和客户签订一个很重要的合作合同。”
“对,救人要紧,我们都同意返航!”机舱内的所有乘客也异口同声地附和。
幼童的伤势,牵动着客舱内所有乘客的心。
“谢谢!谢谢!我代表孩子和孩子的妈妈谢谢大家了。”机长向乘客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幼童的妈妈也满眼是泪,连连向大家鞠躬道谢。
MU738航班在万米高空优美的划了一个U型,开始返航墨尔本。中午11点30分,飞机回到了墨尔本,孩子立刻被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医生检查和治疗,伤口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孩子也没有生命危险。当MU738
航班再次起飞飞往上海时,航班已经整整延误了4
个小时。当航班平安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已是当天深夜23点20分。飞机上的乘务人员和乘客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飞机,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作为该次航班旅客中的一员,网民“许仰东”把MU738 航班上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前后经过发到了微博上,他在微博上一连提出三个“为什么?”他说——
在事发的MU738
航班上,有不少旅客是中国商旅精英,出差、赶场、赴会、转机……时间对于他们而言,尤其宝贵。但他们冒着飞机延误所带来的所有风险,支持返航救助受伤幼童。为什么?
300名乘客每人牺牲了4小时,共1200小时,换来了这名素不相识的18个月大的孩子不再残废的一生幸福。为什么?
为救治幼童而返航,东方航空公司损失的燃油等成本折合人民币约40万元。这还不包括飞机起降、地面服务等相关方面受到的损失。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我想只有一个:“因为大家心中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受伤幼童的无私关爱之心。”
为爱返航。这首人间爱的赞歌,正在为世界上的人们传递着一股儿积极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