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日报》“拾粪补粮”破灭记 (2013。5.7)

(2013-05-09 07:26: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刊文字·报纸
http://epaper.hljnews.cn/lnrb/page/72/2013-05-07/16/45861367882575756.jpg(2013。5.7)" TITLE="《老年日报》“拾粪补粮”破灭记 (2013。5.7)" />

“拾粪补粮”破灭记 
佟才录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人口众多。全家9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劳动力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每年秋天,我家都因挣的工分少,在生产队里“涨肚”(欠生产队的饥荒),领不到足够全家人吃一年的粮食。

  父亲是村里有名的大孝子,看到一家老小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心如刀割。万般无奈,父亲狠下心来,开始实施他心中谋划已久的“拾粪补粮”计划——父亲、哥哥和我一起,在冬天给生产队拾粪挣工分,再用工分向生产队换取粮食。

  那年我刚满11岁。

  北方的冬天嘎嘎冷,滴水成冰。早晨的气温是一天里最低的,平均达到摄氏零下30多度。我和哥哥天不亮就被父亲“赶”起来,穿上棉袄棉裤,戴上狗皮帽子和棉手闷子,脚上穿着胶皮鞋,挎着粪筐,手握铁锹,走街串巷到处拾粪。拾满一筐,就挎回家倒在院子的角落里。父亲给我和哥哥定下了拾粪指标,每天早晨在上学之前,每个人必须要拾满3筐粪,否则就不让吃饭。

  那时,我长得瘦小枯干,一满筐粪压在我的胯骨轴子上很是疼痛,但为了太奶奶、爷爷、奶奶和妹妹们能吃饱饭,我依然咬紧牙关完成任务。后来,父亲看到我挎着粪筐走路趔趔趄趄的样子,很是心疼,便做了一个小爬犁。有了小爬犁,我和哥哥轻松了许多。

  那个冬天,我们父子三人拾的粪在院子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开春,生产队长派社员和生产队会计到我们家收粪,一过秤,足足3万斤粪。我和哥哥在旁边四只眼睛盯着会计在账簿上记下了60个工分。我和哥哥得意地看着父亲,父亲眯着眼睛笑了。如果按去年的生产队分红计算,60个工分能分到60块钱或分得200斤小米或400斤苞谷呢。有了这些额外分得的粮食,我们家再也不用为揭不开锅发愁了。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转过年的春天遭了大旱,庄稼收成不好,到秋后一核算,我们父子三人拾一个冬天的粪所挣得的60个工分,只得到生产队的分红6毛钱。

  父亲的“拾粪补粮”计划彻底失败了,但那一段艰难岁月却永远沉淀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一生也挥之不去。

作者通联:(150331)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振兴社区新城小区D5单元302室佟才录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