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周刊》圆桌会谈(第310期)
(2012-10-26 09:04: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见刊文字·报纸 |
圆桌会谈——拒赊巧讨
生意来往,免不了赊欠。如何婉拒赊欠,如何巧妙讨要赊欠?让我们听听几位零售户给大家支招!
关于婉拒
结前帐才能赊后账:要做到前账不清后账不加的原则!一个客户只能赊一笔,在这笔账没清之前不赊给他下一笔!金额大的一定要当事人打条子或签上名字,万一出事也可有凭有据的打官司!(浙江丽水 叶盛)
挂“免战牌”婉拒:在店里贴着“店小利薄,请勿赊账”的告示,这样一贴还真的少了很多赊账的,当然少了不等于没有,这也是不得已的方法!(四川成都 张红梅)
婉拒因人而异:1、生人、小孩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婉拒,语言合理不伤人即可;2、数额较大时的婉拒,言谈之中要表现出诚恳和无奈,让对方知难而退;3、流动人口、人品不好顾客可以客气地笑答,用你的难处婉拒。(河北秦皇岛 王川梅)
关于讨账
“黑名单”讨账法:在店玻璃门上醒目张贴赊欠人的“黑名单”(当然这些都是胡乱杜撰、子虚乌有的名单),目的是“杀鸡给猴看”,心理警示,让那些没上“黑名单”的赊欠人“自投罗网”。(黑龙江哈尔滨 佟才录)
讨账“四大法宝”:1、保护顾客的自尊心。人多的时候不说,等他一个人时再说;2、不要顾客一进门就提醒人家还钱。结账时没还,再提醒他一下;3、对于特熟悉又欠了好长时间的熟人,可以玩笑中提醒;4、对于确实有钱不还的那种人,我们可以找借口催促他还钱。(山西侯马 王红霞)
“激将法”讨账:对于那种经常赊账不还的人,他下次再来购物时,不要直接给脸色。而是笑着说:“既然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买点便宜点的,能省一点是一点。东西的质量肯定是一样的”。保证那人灰溜溜的把账给结了。(山东阳谷 刘学正)
讨要小钱有方:有一位顾客跟我讲她与另一家商店的过节:她去那家店购物,老板向她提及欠款一元的事。此时,她已记不清有没有欠过一元钱。这让她感到十分尴尬 。如果那位老板能明智一点,在顾客结账时,提及所欠的一元钱并主动抹去,相信顾客当时的感受可能就大不一样。 (湖北公安县 刘泽斌)
主持人:赊账易,要账难,稍不慎,伤和气。建议大家赊欠出去的金额不宜过大,发生赊欠后保留好相关证据。讨账时要选择合适时机,注意方法和坚定信念。用容忍、道义和感情争取对方,挽回全额或者大部分赊欠,万不得已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