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外故事》飞饼“成金”(2012年9月上)

(2012-08-30 11:5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刊文字·杂志

欢迎推荐,推荐请附作者通联,谢谢!

本文刊于:《中外故事》(2012年9月上)

         飞饼“成金”
            佟才录

    拉姆是一个印度帅小伙儿,19岁的他两手空空从印度清奈来到中国山城重庆。
    一开始,拉姆是在一家酒店后厨做印度小吃。没几天他发现,中国人非常喜欢吃他做的“印度薄饼”。看到商机后,他决定自己创业,于是他辞职开了一家印度薄饼店。然而,薄饼店开张后,生意却十分清淡,一天只能卖出几十个薄饼,赚的钱连交店面租金都不够。经过一番思索,拉姆认为生意不好是当地客流量少的原因,于是他决定去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店。可他初到重庆,人生地不熟,去哪里开店好呢?正当拉姆愁肠百结之时,突然接到一位中国女士的电话,指点他去重庆的洋人街开店做印度薄饼。
    拉姆马上把薄饼店搬迁到洋人街。在洋人街,拉姆的印度薄饼生意一度红火异常。
然而好景不长。入夏的重庆炎热异常,来洋人街的游人急剧减少,拉姆的印度薄饼销售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一天只卖出去一张。为了多卖点薄饼,夜深了拉姆还迟迟不肯收摊。做薄饼的面团当天没有用完,第二天就会变质,只能扔掉。一个面团一毛钱,拉姆一天就亏进去几百元,一个月就是上万元。再继续撑下去亏得会更多,拉姆只好关门回了印度。
    就在洋人街的人们日渐淡忘印度小伙拉姆和他的印度薄饼时,谁也没想到,半年后,拉姆又重新回到山城重庆。而这次卷土重来,他还带回来一手绝活,就是靠这手绝活,他一年之内就赚了上百万元。
    原来,拉姆回印度后,并不甘心失败,他仔细分析了薄饼生意惨淡的原因。他认为薄饼卖不出去,天气因素固然是一方面,但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即使天气再炎热,也有很多家店前聚满了食客,看来怎样吸引食客、聚集人气才是至关重要的。可怎么样来吸引食客呢?拉姆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回印度半年来,他整天不出门,在家里苦练一项绝活。这个绝活就是拉姆在做薄饼时,把原来偶尔旋转面团的手势变成每做一个薄饼,就将面团高高抛起旋转起来,也就是要让印度薄饼“飞”起来。拉姆反复练习,直至能把飞饼飞到三米高才返回了重庆。拉姆给自己这个手艺取名叫做“楼上飞”。
    拉姆的“飞”饼绝活一亮相,立刻吸引了各路食客的眼球,使拉姆的印度飞饼店生意火爆,日进斗金。而尝到创新甜头的拉姆仍不满足,整天想着怎样才能让生意“更上一层楼”。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去吃重庆火锅,被辣得浑身冒汗。突然,拉姆脑中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新主意。第二天,人们惊奇发现,拉姆的店里又打出了“麻辣飞饼”的招牌。重庆人喜欢吃麻辣味,聪明的拉姆投其所好,将重庆火锅的麻辣元素加入到印度飞饼中,“麻辣飞饼”马上成了拉姆与众不同的新式武器,一上市既叫好又叫座。凭着“楼上飞”和“麻辣飞饼”两个绝招,拉姆一天能卖出500张飞饼。很快,拉姆的飞饼店从一个增加至六个,每天能卖出3000张飞饼,一个飞饼赚8块钱,拉姆一个月净赚30万元。只一年,拉姆就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有了钱的拉姆不仅在印度娶了一个漂亮媳妇,还给父母在印度买了房和车,拉姆成了很多印度人羡慕的有钱人。拉姆下一部计划,就是要让他的印度飞饼“飞”遍大中国。
(作者通联:(150331)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振兴街兴海小区2号楼1单元301室佟才录收 联系QQ号:15516618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