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牡丹晚报》赶时髦(2012.2.17)

(2012-02-18 08:10:44)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刊文字·报纸
http://epaper.hezeribao.com/mdwb/20120217/b_page_01.jpg
http://epaper.hezeribao.com/mdwb/20120217/b_page_14.jpg

http://epaper.hezeribao.com/shtml/mdwb/20120217/504826.shtml
记得那年赶时髦
  □佟才录
  那个年代,赶时髦的人,在父辈人眼里,仿佛另类,格格不入。
  我初高中都是在城里学校读的,当时寄住在城里的姑姑家,姑姑拿我当亲儿子待。高中毕业后,我没考上大学,回农村务了农。但我却不安分,三天两头往城里跑。
  我到了20岁,父亲看我农民不像农民,城里人不是城里人的,有些心急,就想方设法拴住我的“野”心。父亲托村里的金媒婆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父亲的想法是,我成了家,“野”心也就收住了。我当时不同意那么早就结婚,可一听介绍的姑娘是邻村王木匠的老闺女王美娟时,我的头就点得犹如鸡在啄米了。王美娟我见过,容貌像花儿一样,我打心眼里喜欢。我对父亲信誓旦旦:“王美娟要真成了我媳妇,我就安心在家里种田,再不往城里瞎跑了。”
  相亲的前一天,我还是跑进了城里——我心里忐忑啊!王美娟太美了,我怕她相不中我,我要进城“捯饬”一下。我把我的想法和表哥一说,表哥说:“这不是问题。现在城里的男青年最时兴烫卷毛、戴墨镜、穿喇叭裤,你敢不敢赶这个时髦,做个时髦青年。”我说这有什么不敢?我在城里呆了六年,思想观念早已和城里的年轻人融合接轨了。于是,表哥先领我进美发厅烫了卷发,又带我去眼镜店和服装店买了墨镜和喇叭裤。一个下午,从头到脚,我就脱胎换骨,从一个乡下小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城里的时髦小青年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美滋滋坐了早班车回了家。一进家门,金媒婆和王木匠父女已经来了。父亲正急得焦头烂额,嘴里不住地嘟囔着:怎么还不回来啊?等父亲看见我,愣了一下,问:“你找谁?”我摘下墨镜,哈哈笑着喊了一声:“爸,是我。”不止父亲,屋里所有的人,嘴巴都张大成了“O”型,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
  王木匠一把拉起王美娟的手就往门外走,嘴里唧唧歪歪:介绍的这是什么人啊?太不着调了!金媒婆恨恨地直跺脚,这是她媒婆生涯中最大的败笔。父亲也气得浑身哆嗦,用手指着我的鼻尖,却一句话也骂不出来。下午金媒婆传过话来:王木匠说了,他闺女就是一辈子找不到婆家,剩在家里头,他也不会把闺女嫁给这样的人。
  我和王美娟的亲事,就这样有始无终。我精心准备的时髦装扮伤我不浅。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个年代,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乡下人的思想观念都以朴素为美,以勤俭为德。赶时髦的人,在我父辈人眼里,仿佛另类,格格不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