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小时候是个顽皮少年: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领着一群小伙伴儿在麦田里玩打仗游戏,把麦子糟蹋了一大片……10岁时,他看了电影《小兵张嘎》,便学着小张嘎的样子,把邻居李大爷家的烟筒给堵死了。总之,在当兵之前,哥哥在村里人眼中一直就是坏孩子的“形象代言人”。
哥哥每次考试总是班级最后几名,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三,成绩也是糟糕透顶。父亲见哥哥考大学是没什么希望了,就决定等哥哥高中毕业后,送他去部队当兵。母亲一开始还有些舍不得,说当兵太苦,父亲便开导母亲说:“部队是个大熔炉,无论一块多么不成器的铁疙瘩,只要进去炼上一炼,出来就是一块好钢。”母亲这才同意了。哥哥也十分乐意去当兵,那阵子他嘴里哼哼最多的歌就是《我是一个兵》。
高中毕业后,哥哥去县里参加了体检、政审等,都合格通过了。就这样,刚刚年满18周岁的哥哥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他戴着大红花,坐着军列去了远方的部队。
果然如父亲所说,在家里顽皮不堪的哥哥到了部队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训练刻苦,进步很快,在入伍一年后的一次抗洪抢险中荣立个人三等功,团里还把一个参加军中高考的名额奖给了他。哥哥获悉这个好消息时,离军中高考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了。虽然他的军事技能在团里数一数二,但文化课基础太差,参加军中高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哥哥又不想错失这个大好机会,于是,他白天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夜晚挑灯复习功课,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连队的文书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哥哥最终以全团第一的好成绩考取了西安一所军医大学。当哥哥把他考上军校的消息写信告诉给父母时,父母喜极而泣。他们怎么也没料到,一向被他们看做“不良少年”的哥哥,竟被部队这个大熔炉“锻造”得这么有出息。
哥哥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部队医院做医生。20年后的今天,哥哥已经是那家师级医院的副院长了。
如今,哥哥每次回家乡探亲时,从小看着哥哥长大的乡亲们就会禁不住感叹,说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如脱缰野马般的“顽劣少年”,如今竟会出息成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父亲每每听了,就会一脸的骄傲和自豪:“那还不是他爹我高瞻远瞩——把他送到部队这个大熔炉去‘冶炼’的结果?”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