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云港日报》母亲的“老上海”(2011-04-26)

(2011-05-13 12:54:23)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刊文字·报纸

http://epaper.lyg01.net:9999/epaper/lygrb/html/2011/04/26/B04/images/small.jpg
http://epaper.lyg01.net:9999/epaper/lygrb/html/2011/04/26/B04/default.htm

 

2011-04-26 第B04版:连网之家 大 |  中 |  小 

母亲的“老上海”

作者:佟才录 来源:连云港日报 字数:1039
http://epaper.lyg01.net:9999/epaper/lygrb/html/2011/04/26/B04/images/13.jpg
    
□ 佟才录    母亲的柜子里有一只缎面锦盒,她像宝贝一样珍藏着,从不让我们动。小时候,我们曾问母亲,锦盒里装的是什么啊?母亲甜蜜地笑而不答。
    后来长大了,在父母金婚纪念家宴上,母亲亲手打开了那只锦盒。原来里面装着的是一块年代久远、式样蠢笨的手表。我们兄妹不仅大失所望,我们曾经臆想,那锦盒里面珍藏的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古董。母亲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她给我们讲述了那只手表的来历。
    那时,高大帅气的父亲爱上了温婉贤淑的母亲,可由于父亲家里穷困,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外公外婆的强烈反对,但母亲决意要嫁给父亲,甚至以死相逼。外公外婆只好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那时,年轻男女结婚,男方都要送给女方一块手表做定亲礼物,可父亲家里实在太穷了,甚至一块最廉价的手表都买不起。但母亲并没有介意这些,在女伴们的嘲笑声中,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父亲。
    成亲当晚,父亲看着母亲光秃秃的手腕,脑海里回荡着母亲那些女伴嘲讽的声音,他一把拉起母亲的手腕,咬着牙齿发誓说:“我一定给你买一块全乡最好、最贵的手表。”那年月,生产队的马车在冬天里都进城里拉脚,队上招募“车老板”(赶马车的人)和掌包(跟车的装卸工)。父亲不会使唤马,就报名做“掌包”。“掌包”的活又苦又累,生产队的青年后生没人愿意干,父亲愿意做“掌包”,完全是看在生产队每天能给1.5元的个人补助的份上。在城里,父亲每顿午饭只花5毛钱买10个馒头,然后向饭馆的伙计要一碗开水,再把桌上的酱油壶抄起倒入碗中一些酱油。就这样,父亲吃一口馒头,喝一口酱油水;喝一口酱油水,咽下一口馒头。父亲吃5个馒头,把剩下5个带回来给我们和母亲吃。这样父亲一天里还能有1元钱的剩余。
    一个漫长而劳累的冬天过去了,父亲终于攒够了120元钱。他去省城给母亲买回了一块上海牌全钢手表,那是当时中国最好最贵的国产手表。父亲亲手把手表戴在母亲手腕上,招来了女伴们羡慕嫉妒的目光。而母亲没半点喜悦,眼里却流下了泪水,那个冬天,父亲消瘦了许多。
    母亲并没有戴那块手表,母亲一直把它装在锦盒里舍不得戴,去走亲戚或参加婚礼等重大场合才拿出来戴上。后来,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父亲又张罗着要给母亲买更好更贵的手表,可母亲说啥也不同意。她说,有那块“老上海”手表,她这辈子就知足了。母亲果然以后再没买过手表,那块“上海牌”手表后来“寿终正寝”,母亲也没舍得把它丢弃,也没再添新的手表。母亲的一生只有过一块手表,那就是父亲买给她的那块“上海牌”。
    来源:连网社区论坛“码字达人”版块(http://
bbs.lyg01.ne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