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平正法》之一:论十天干十二地支第二节

(2020-05-22 22:42:24)
标签:

八字

命理

算命

星座

《子平正法》

分类: 《子平正法》
               《子平正法》之一:论十天干十二地支

    第一章:一、论十天干十二地支  第二节

三、干支组合

1、干支通变

干支通变表

天干

地支

五行

    土       

 干支通变,其实是地支与天干的对应关系,也可称为地支藏干。

 2、六十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3、干支自合

  丁亥、己亥、辛巳、癸巳、壬午、甲午、 丙戌、壬戌、戊子


 四、干支五行阴阳气质总论

 干支阴阳气质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比如拿木这种五行来说,在天干而论时,甲乙便是木的一对阴阳。甲属于阳乙属于阴,甲是乙之气,乙是甲之质,换句话来说,就天干而言,木之动气为阳木之气木之静气为阴木之气,阴木之气动而变阳木阳木之气静而成阴木,阴阳互通互变之理也,故先贤朱熹论阴阳说到“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木分甲乙,而木之天干阴阳具备矣!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火土金水亦同此理,如甲乙气质阴阳之论也!
  木在天干以甲乙来指代,木在地支则用寅卯来表示。寅属阳卯属阴。以甲乙寅卯来整体论阴阳,则天干甲乙属阳地支寅卯属阴,天干甲乙为气地支寅卯为质。五行属性属于“木”的这种东西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便是由甲乙寅卯来呈现和表达的。代表木气的甲乙在天干流动,而寅卯这种木气在地支静止且承载着甲乙的气息旺衰;代表木气的寅卯在地支里静止不动而甲乙兑现着寅卯的发用功效。所以,甲乙就像地方长官,寅卯便是甲乙管辖和治理的地方。而甲对应着寅之发用,寅是甲之禄根;乙对应着卯之发用,卯是乙之禄根。甲寅乙卯的这种对应关系,就像地方长官在其位谋其政,而掌管整个地方的生杀大权一样,如果寅卯是月令,那么甲在寅月乙在卯月便是司管整月之月令。
  甲乙在天干,天干于地支而言为阳,动者为阳,阳者常动,所以甲乙之气在天干流动不止。而甲乙彼此相对而言,甲是乙之气乙是甲之质,甲之气流动性比乙之气刚广更烈更旺,而乙之质比甲更坚更实。


  (二)阴阳气质透干植根
   因为甲乙在天阳气流动于四柱天干而不止,但是不管天干甲流动到哪里,建寅之月,寅透干必定对应于甲;不管乙流动到哪里,建卯之月,卯透干必定对应于乙。而寅卯在地支静止四柱宫位不动,寅发用于天干对应于甲不管甲之气流动到哪里甲对应地支必定对应于寅,卯发用于天干对应于乙不管乙之气流动到哪里乙对应地支必定对应于卯。此为天干地支阴阳气质对应之论,也是天干地支透干植根之本质内涵。倘若本气干支阴阳气质没有对应,可借用余气干支气质对应呼应,此阴阳互变气质互通之理也。如寅月天干不见甲而见乙,亦作寅借气透干于乙,乙借气植根于寅。其他干支余仿此论。
  天干地支阴阳气质之论,于此尽泄于世人。但是自古以来,俗书多有谬论,如“甲为参天大树,茂盛而宜砍伐,乙为嫩苗藤蔓,脆弱而不能够收到丁点伤害”这种错误论调的原因是不知道五行阴阳气质的本质。只能够说,甲木可以类象为“参天大树”而乙可以类象为“嫩苗藤蔓”,但是甲不一定就是参天大树乙不一定是嫩苗藤蔓,八字命理干支类象万千,怎能以偏概全?

 上述干支的阴阳气质之理是用木来举例说明,而金水火五行亦同此理。但是土有特殊性,因为土这种五行是木火金水冲气所结而成,所以土寄旺于四季,但是阴阳气质之理,依然和木的原理类似而论之。

 如果想学精通八字命理,掌握了上述所说的干支五行属性以及阴阳气质互变互通之理,然后就可以入门开始进一步的学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